几天前,见村里的“便民流动服务队”又来了,昌吉市庙尔沟乡庙尔沟村牧民沙吾列别克非常兴奋,他快速转身回到毡房,端出了一碗热腾腾的诺鲁孜粥,连比带划的塞到昌吉市自然资源局驻村第一书记、服务队队长许栓庄的手中。
“诺鲁孜节是哈萨克族最重要的节日,是哈萨克族的春节,对我们而言,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到来,河流开始解冻,万物复苏,草木返青,牲畜产仔”。村党支部书记沙哈提别克翻译说:“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工作队和‘便民流动服务队’去年帮助他们改良品种,增加收益。”
其实,活跃在大山的这支“便民流动服务队”,从2014年就开始“上岗”工作了。队员们身背“压缩版乡政府”走村入户,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这都是开春才出生的小牛犊吗?”翻身下马的许栓庄一边与忙碌的沙吾列别克热情地打招呼,一边走近牛圈查看牛犊长势。
“对,这是3月初生产的,还不到一个月。”沙吾列别克说:“去年听了你们工作队的建议,我把土牛改良培育成产肉、产奶、产崽率更高的西门塔尔牛,我们一下子就多了近20万的收入,所以我早就盼着您赶紧到山里来,好感谢感谢您呢。”
“就不要客气了,今天我们带了兽医,你赶紧带着他去牛圈看看,我们多跑几户人家,赶在转场前完成你们每户人家的走访,确保转场顺利进行!”
顾不上休息,队员们换上工作服,拿出药箱开始为牲畜进行检查,并为新生牛犊羔羊注射疫苗。
从沙吾列别克家出来,工作队马不停蹄向下一个牧民家走去。尽管春日冰雪融化后山路湿滑泥泞,但丝毫未能阻挡服务队挺进深山的脚步。
“庙尔沟村有72户村民,分散居住在距离村委会70多公里的深山里。春季积雪融化,进山的路格外难走,车辆无法前行。群众到村委会办事难,有什么方法能给大家‘减负’?思考后,我们在市“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乡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支由社保、计生办、林业站、民政、妇联、畜牧兽医等联合组建的服务队。”进山途中,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许栓庄边走边说:“我们这次进山,除了做好转场前的准备工作外,还准备为牧民宣讲今年两会精神,让在深山里的牧民第一时间听到党中央的声音。”
转眼已至晌午,服务队来到了牧民哈比家。哈比家中有200只羊,其中母羊有170只,马10匹,10头牛,2021年收入30多万元。
“你这不错啊,大小牲畜都能分开养殖,草料搭配的也挺科学,现在就是要把精力放在今年刚刚生产的小牲畜上,确保转场没有问题。”许栓庄和服务队里的兽医一边查看牲畜情况一边对哈比说:“你养牲畜养的这么好,有时间也要帮帮周边的邻居,把你的好经验好做法传授一下。”
“没有问题啊,刚好诺鲁孜节,我们正在一起庆祝呢。”哈比说完,带着服务队来到了他家的木屋后面的空地上。
节日的大山里冰雪初融,春的气息愈发浓厚。哈比和邻居们以大山为台,组织摔跤、拔河等比赛,笑声不断。服务队员被他们热闹的氛围所吸引,纷纷加入其中。
活动间隙,服务队为他们宣讲了最新的全国两会精神,并且把提前准备好的学习教育资料分发到了他们手上,哈比开心地说:“有党的好政策,有党的好干部,我们牧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从哈比家出来,服务队又马不停蹄地朝下一家走去。虽然有少部分牧民住得零星分散,要走更长的路,翻更多的山才能到达,但“便民流动服务队”的队员们却始终没有停歇,朝着更深的大山走
去。(梁宏涛)(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