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出穷窝天地宽 ——新疆喀什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百姓的幸福生活

挪出穷窝天地宽 ——新疆喀什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百姓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1-12 13: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从忧居到安居,从山沟到城镇,从种田到上班……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喀什地区数万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他们挪穷窝、斩穷根,大步迈向全面小康。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喀什调研时强调:“要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春节临近,记者再次走进新疆喀什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地探寻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就业生活情况。

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资料图)

“这套沙发是去年底添置的,窗帘、床单、被褥都是新的。窗台上摆放了茉莉花、绣球花……门口悬挂的国旗换了一面大的。”1月5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提库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沙达特·阿里甫正忙着打扫安居房的卫生。这是沙达特一家走出深山在易地扶贫安置点将要度过的第5个春节。

沙达特原来的家在马尔洋乡,房子是石头泥巴堆砌的,以前打水要到3公里外的河渠,来回得花2个小时,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村委会距家200多公里,当地百姓非必要很少走出大山。

航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乡塔提库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资料图)

党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犹如徐徐春风吹暖贫困农牧民的心窝,沙达特一家不用搬出帕米尔高原,就过上了安稳生活。80平方米的新房,水电全通,近百平米的标准棚圈里,牛羊膘肥体壮,现在的家和县城近在咫尺,方便多了。“安置点的生活条件和城里没啥区别,大电网、自来水、夏天有风扇,冬天有电暖气,孩子出家门进学校。我和老公都是护边员,每个月每人工资2600元,家里的16亩耕地种植了特色作物,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有10万多。”沙达特给记者细述一家人的舒心生活。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大同乡、瓦恰乡等5个乡地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早在5年前,该县正式实施塔提库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5个乡的1400余名农牧民陆续搬进了新居,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塔提库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是新疆喀什地区实施易地搬迁项目的一个缩影,通过数年的接续奋斗,占喀什地区贫困人口5.9%的16290户71173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安居房、过上新生活、迎来新气象。

岳普湖县锦绣庄园小区。(资料图)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岳普湖镇锦绣庄园小区的居民阿布都克尤木·卡迪尔,在小区开了一家饭店,生意红火。对2022年如何过好春节规划周全,他响应当地疫情防控政策,选择就地过年。“饭店的生意一直很红火,春节不打烊。亲戚朋友来了,就在饭店接待。”阿布都克尤木和妻子提前进入春节节奏。

“我每天干8小时,工作轻松,收入稳定,下班回家还可以照料老人和孩子。”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阿克塔什镇产业园区制鞋厂工人阿孜姑·努尔麦麦提对工作很是满意。为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阿克塔什镇建设乡村生产车间24座、沿街商铺132间、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处、保鲜库2座、畜牧养殖园区1座、拱棚1500座。星罗棋布的产业设施保障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村民在家门口的乡村生产车间工作。喀什全媒体记者 霍然 摄

阿克塔什镇是新疆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该镇在解决就业思路上,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的原则,产业园区安置一批、畜牧养殖解决一批、设施农业种植就业一批、护林员就业一批、自主择业方式解决一批,实现一人一岗就业。这样的模式成了新疆喀什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百姓就业的“标配”。

其曼古丽·库尔班是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英吾斯塘乡加格达村首批享受易地扶贫安置政策的村民。早些年,她家仅有的几亩盐碱地不见有好收成,一家人靠丈夫外出打零工维持生活。2016年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她第一批搬迁到巴楚县幸福园社区,并在社区村办工厂实现就业。“我在家门口的工厂工作快6年了,工厂效益不错,工资按时发,年终还有奖金。我是工厂的业务骨干,丈夫跑市场做生意,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其曼古丽的变化正是新疆喀什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百姓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像其曼古丽一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户在巴楚县幸福园社区有813户3428人,易地扶贫搬迁使他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村民在叶城县阿克塔什镇的产业园区就业(9月23日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臻 摄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根本之策。搬出穷窝的群众不但要有稳定的就业、丰盈的收入、无忧的生活,还要不断向品质生活迈进。为此,新疆喀什地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聚焦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地区96个安置区附近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室齐全,水、电、路、网、广播电视全部通达,实现了安置区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覆盖到位,搬迁群众就近上学、就医、就业。

2021年8月,新疆喀什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喀什地区巩固拓展就业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持续做好脱贫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巩固拓展就业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抓好固定项目投资带动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最佳途径,《方案》作了逐条细化,简而言之,只要具备劳动能力、想就业,政府解决后顾之忧,劳动者只需甩开膀子加油干,幸福都会来敲门。(潘彦云)(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