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馕产业:厚积薄发看馕城 ——新疆喀什馕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喀什馕产业:厚积薄发看馕城 ——新疆喀什馕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23 11: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从富丽堂皇的伽师馕产业园到烟火升腾的喀什市馕文化产业园,从雄踞中亚南亚工业园区的中国馕城喀什一号基地到香飘叶尔羌河畔的喀什二号基地,喀什馕生产基地在规模上用“超级”来形容并不为过,大有大的样子,斥巨资、上规模、创品牌、创市场、争效应……喀什馕在千年经久不息的发展中呈现给世人一个不一样的“乾坤”。

12月21日,冬至,记者走进位于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区的中国馕城看到,硕大猩红色门牌在暖阳下熠熠生辉。“吊装的每个钢架足有2吨重,我们趁中午的暖阳加紧施工,明年年初要初见规模,工期紧,工人吃住都在馕城。”承担馕研发车间配套工程的广建集团项目负责人说。已是隆冬季节,施工现场依然机声隆隆,一派火热。

“这批窝窝馕是技师学院学生的晚餐主食,需2个小时才能打制完毕。”在喀什一号基地喀什市生产车间,负责技术指导的买买提·塞麦提正带领工人赶制窝窝馕。“学生的晚餐主食完成后,还要赶制一批订单特色馕,搭乘凌晨的航班运往深圳等地,时间紧,新入职的部分员工只能做些辅助工作,我得亲自上阵。”买买提撸起袖口,从炙热的馕坑里用火钩挑起一个窝窝馕,动作娴熟。在中国馕城喀什一号基地,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等5个县市各自在馕城分得“一杯羹”,独立车间、自家师傅、统一原料、统一配方,在交流中品鉴,在切磋中提升,喀什一号基地不仅为打馕师傅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而且为喀什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中国馕城喀什一号基地隶属喀什馕产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今年9月份的全资国有公司。喀什地区在馕生产基地规模的打造上不遗余力,舍得花资本,一口气斥资2亿余元,每一份钱用在了刀刃上,起点高、规模大、有气魄,是喀什乃至南疆地区颇具影响力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食品工业重点项目。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喀什一号基地拥有生产车间6栋,每个车间按照馕生产工艺流程实施技改,以传统手工烤制结合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布局,和面间、醒发间、成型间、烘烤区、包装间、低温冷藏库、速冻库等,可谓功能齐全。1000个手工烤制馕坑,1条自动化生产线,日产100万个馕,如此规模的基地实属少见。基地的磁石效应因馕而起,有近3000人的就业大军从事打馕、装卸、包装、配送、保洁等。

位于巴旦姆之乡莎车县的中国馕城喀什二号基地外虽寒气袭人,生产车间却暖意融融。数千名打馕师傅统一身着干净的白装,他们时而围着火热的馕坑忙碌着,时而在互动中交流打馕技术。“窝窝馕要烤的外脆里嫩,白馕的火候要恰到好处,油馕的诀窍在于酥软……”凝聚打馕师傅智慧和汗水的各色馕品从这里源源不断送到百姓餐桌、运到疆内疆外。壮观、气派,是喀什二号基地的“标配”。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9栋厂房、11个生产车间,展示区、企划营销区、办公区、实验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目前,二号基地一楼手工区8栋生产车间有电馕坑913台,日产馕100万个;二楼6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施工建设,待全面投产后,日产馕可达300万个,3500名劳动力实现“靠馕吃馕”。

莎车县馕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陆庭成介绍说:“仅五号车间就有馕坑125个,200余名打馕师傅每天生产馕15万个,这个数量在本地就可销售一空。”莎车县重点研发窝窝馕、白馕、油馕等大众喜爱的馕,在乡级建设了馕工厂,在村级建设了馕小屋,采用电馕坑打造健康馕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初显成效。这样的配置在喀什市馕文化产业园、伽师县馕产业园等各县市馕产业园得到充分印证,动辄数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千万上亿的资本投入,成千上万的产业大军,喀什地委的战略眼光就是放眼世界,以馕为支点撬动世界大市场,推动馕产业由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经营向集群化生产经营转变,成为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潘彦云)(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