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市通过“租金+股金+薪金”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实现土地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新模式,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既壮大了本地集体经济,又带动周边群众拓宽了致富门路。
12月8日,库车市牙哈镇恰其库木村村民喜气洋洋地来到村委会,参加村里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民分红大会。作为股民,村民买里艳木·吾甫尔也领到了1000元的年底分红。她说,有了这笔分红金,不但增加了我的家庭收入,也让她对未来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
当天,合作社共为全村300多户股民分红80多万元。
村民吾甫尔·巴拉提家有四亩地全部入股给合作社,成为了股东。因为有驾驶推土机技术,他又在合作社上班,每个月有4000元的收入,年底他又领到了5000元的分红,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红利。
2018年11月,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恰其库木村成立了库车大团结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民土地流转“租金”、土地入股分红“股金”、土地用工报酬“薪金”为基础的“三金”模式,吸纳了村民成为合作社社员。两年时间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由平整土地、播种、收割一条龙对农服务,年收入就达到了800多万元,股民也达到了300多人,覆盖全村每一户。村“两委”与合作社无缝对接,在村“两委”的监督下,每年定期将合作社账目面向全体股民公开,给村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合作社有80多台拖拉机,大小100多台工具,80多个成员,带动村民、农户300多个,他们一年领工资还有年底分红,一年下来他们收入一户有5万多块钱。”库车大团结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肉苏里·木拉吾提介绍说。
通过“租金+股金+薪金”的土地流转新模式,村民变股民,土地变资产,与此同时,村集体还以村里所有的沟、路、渠、荒坡等集体土地入股,参与利润分红,再用分红发展民生,造福村民,实现一方获利三方受益的发展模式,既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缺资金、缺技术难题,也解决了村里缺少集体经济办好民生实事的困境。
库车市牙哈镇恰其库木村党支部书记木沙·阿不都力:“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里村闲散劳动力来上班的越来越多,农民把土地入股的越来越多,入股了以后可以到外面出去打工,这边有分红,各方面的收入越来越多了。村集体收入之前的十多万,今年就是60多万了,集体收入也是提高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合作社是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库车市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2000多个,其中有规模、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合作社有23家,涉及农、林、牧等各领域。为更好的壮大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加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库车市委、组织部抽调全市专业技术力量下派合作社,指导帮助合作社标准化发展,力争实现集体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
(王建强)(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