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12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短视频,倾听真实生动的新疆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故事。主持人:玉麦尔艾力·麦麦提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文工团工作,主要负责音乐创作和制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tnews.xjmty.com 2021-12-07 18: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

2021年12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播放了9部视频,介绍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传承与发展情况,有力驳斥了美西方反华势力恶意散布的新疆实施“文化灭绝”等谎言谬论。

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发布会。我是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古丽·阿不力木。

  12月6日,古丽·阿不力木主持发布会。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

主持人: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反华势力无视中国政府为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所做的巨大努力,无视新疆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进步,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大肆炒作涉疆议题,恶意散布新疆实施“文化灭绝”等谬论,妄图借此抹黑中国形象,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破坏新疆繁荣稳定。

真实情况是,新疆高度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和措施,如《新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自治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等文件,有力促进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传承发展。目前,全区各级政府共公布464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4项,认定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81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2人,1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回族花儿、塔吉克族鹰舞、锡伯族西迁节等一批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得到积极保护。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短视频,倾听真实生动的新疆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故事。

主持人:孟克才次克是巴州博湖县残疾人民间服饰刺绣手工艺品制作协会的管理者。原本只是家庭主妇的她,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不仅学会了刺绣和缝纫,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把这份技艺传授给感兴趣的人。她说:“一根针,一根线,体现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孟克才次克的刺绣梦想。

主持人:英吉沙小刀以原产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而命名,因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闻名中外,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阿卜拉江·努尔买买提就是英吉沙县有名的刀匠,他从小就跟着爸爸学习做英吉沙小刀手工艺品。现在,他也带了几个徒弟,和妻子一起经营一家英吉沙小刀手工艺品合作社,收入很好,而且带动了周围的村民就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阿卜拉江的致富故事。

主持人:木雕是哈萨克族的传统工艺,是用山杨木或柳木制作成的手工艺品,其底边和沿口周边上拥有韵味浓郁的哈萨克族图案花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的努力赛力克·达吾特别克长期从事木雕手工艺品工作,平时会给两个孩子教授技艺,并做些木雕玩具。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努力赛力克,感受他的“木雕”技艺。

主持人: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柯尔克孜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生产、生活习俗。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牙朗奇村村民代尼萨克·多力坤的哥哥,是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的传承人。平时哥哥教他放鹰,出发前会叮嘱他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位,才会让他带上自己的鹰去野外实操训练。轻轻抚摸雄鹰的兄弟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代尼萨克和哥哥驯鹰的故事。

主持人:胡安是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木雕手工艺人,他的父亲是木雕技艺传承人,他的木雕手艺也是和爸爸学的。他们制作的各式各样木质器具,花样繁多,用途广泛。他的两个孩子从小使用着长辈们制作的木质器具,对于木雕十分熟悉。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胡安家的传统木雕工艺。

主持人: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扬、还原大自然的特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音乐人叶尔吉格提·努尔木哈买提闲暇时很爱唱哈萨克族呼麦,同时他还会演奏很多种乐器,妻子也会作词,他们的女儿和儿子遗传了夫妻俩的音乐天赋。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叶尔吉格提一家的原创歌曲《家庭之歌》。

主持人:买买提吐儿逊·马曼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负责乐曲的演奏和创作,他的妻子也是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他们俩都很喜爱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给两个儿子教唱《玛纳斯》。他说,“希望孩子们能将《玛纳斯》传承下去”。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买买提吐儿逊传承《玛纳斯》的故事。

主持人:热爱音乐的哈萨克族小伙俄阿勒别克·哈得别克,在家乡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开了一家培训班,给喜欢音乐的孩子们教授电子琴。工作之余,他会在自己的录音棚里创作歌曲,这是他最享受的事情。除了喜爱的工作,他还有一个温馨的家,儿子学习很好,多才多艺,女儿喜欢小动物,性格活泼可爱。他说,“要在学习和爱好等方面,好好培养孩子们”。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俄阿勒别克的故事。

主持人:玉麦尔艾力·麦麦提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文工团工作,主要负责音乐创作和制作。目前,他已经创作了一百多首曲子,让许多人通过歌声认识了他的家乡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同时,在父亲的影响和教授下,他也在制作民族乐器。他说:“等两个儿子再长大一些,就要像父亲当年教导我一样,把制作乐器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玉麦尔艾力的音乐故事。

主持人: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保护新疆各民族文化提供了法治保障。

生活在新疆、工作在新疆的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着美好的生活,创造着幸福的未来。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最值得相信、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人。事实胜于雄辩,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新疆,看一看新疆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感受一下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