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有机” 生活“有味” ——且末县第十二届“红枣丰收节”开幕

红枣“有机” 生活“有味” ——且末县第十二届“红枣丰收节”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0-27 08: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26日且末电(记者毛卫华)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伴随着热闹的社火表演、精彩的百人麦西来甫活动和古老而神秘的箜篌演奏,欢歌笑语中,且末人民正欢庆丰收又一年。

10月26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举办第十二届“红枣丰收节”活动。

本届“红枣丰收节”以“庆丰收·感党恩·开新局”为主题,通过文艺演出、农民丰收节、非遗手工艺展、云签约、有机红枣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交流座谈会、沙漠箜篌星空音乐会以及表彰且末县“最优有机枣农枣园”、优秀红枣合作社、劳动模范、“民族团结一家亲好亲戚”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彰显且末魅力。

农民丰收节活动上,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掌声如热浪此起彼伏;有机红枣购销签约仪式上,疆内外企业共签订红枣收购订单15000吨;当晚进行的沙漠箜篌星空音乐会也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古老而神秘的历史文化盛宴。

表彰环节,且末县巴格艾日克乡科台买艾日克村的帕提古丽·吐尔逊喜笑颜开——她来替父亲参加“最优有机枣农枣园奖”的颁奖仪式。

帕提古丽·吐尔逊家中有18亩红枣地,其中7亩为有机红枣地,年收入在四万左右。“我今天特别高兴,现在红枣种植标准化了,种植技术和收入都提高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帕提古丽·吐尔逊说。

漯河蟠枣产业园果树喜迎果树挂果,今年产量在300-500公斤,负责人李祝仁说:“我们第二年预计能产1.5吨,第三年可能达到2-3吨。这个蟠枣是经过农科院十余年研发的新品种,是蟠桃和枣树的嫁接结果,口感清香。它的优势是第一是鲜果,第二个是新品外观独特,第三口感甜中带酸。”

作为“天边小城”、“有机绿洲”,且末县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富集,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是发展绿色农副产品以及特色林果业的丰沛宝地,也是全国公认最优良的红枣生产基地之一。

聚焦特色产业 红枣“有机”、生活“有味”

截止2021年,且末县红枣种植面积近18万亩,其中有机红枣75500亩,建成红枣标准化示范园53个。红枣“有机、生活“有味”,目前,且末县红枣种植户达8600户,占农业种植户90%以上,全县红枣总产量达到59000吨(鲜),经济效益达到4亿元,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达到70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红枣产业已名副其实的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有机红枣指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红枣。有机红枣按照有机产品标准对生长环境、种子、施肥、病虫害控制和储藏等整个生长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在品质上比普通红枣更安全、稳定。

且末县党委书记徐凯介绍:“2021年4月,巴州人大正式发布了《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红枣产业促进条例》,将且末有机红枣纳入立法保护;且末有机红枣标准获准备案,成为我国第1个红枣有机标准;‘且末红枣’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2021年,且末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且末正朝着打造全绿洲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阔步前进。”

且末县作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红枣产区,在今年红枣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仍逆势而上,连续三年成为全疆枣区中销售最快、价格最高的县。有机红枣经济林已成为且末生态改善的“绿水青山”和枣农脱贫增收的“金山银山”。

此外,且末县红枣产品已逐步形成产业链。除鲜果、干果销售外,红枣产品深加工也已日渐成熟。第一次参加且末县红枣节的雪山果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即以红枣深加工产品为主,包括脆枣片、混合干坚果、红枣列巴、红枣饼干等在册十一种产品。公司负责人田永红表示,当地红枣是资源优势,而“红枣丰收节”则为企业宣传带来了更多红利。

在且末谚语中,有句话叫“日食且末六颗枣,无需昆仑盗仙草”,且末有机红枣因其独特的优良品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发展多元农业 强畜、扩蒜、兴特色

且末县光热水土资源富集,是绿色农产品的“风水宝地”。除有机红枣盛名在外,其他在地理优势下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也正多元发展,逐步形成“增粮、优果、强畜、扩蒜、兴特色”的发展之路。

且末县地处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草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目前,且末县牲畜存栏57.93万头(只)(其中:羊存栏54.02万只、牛存栏1.49万头、生猪存栏0.35万头),家禽存栏25.39万羽。牲畜出栏47.10万头(只),家禽出栏23.10万羽,肉类总产量7140吨,禽蛋产量630吨,奶类产量920吨。

市场“新宠”高原香蒜产自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江尕勒萨依村,这里是高原与平原交汇点,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光源充足,气候相对湿润,土质疏松,透气性较好,土壤有机含量高,适合大蒜等作物生长。

在此条件下,且末“香蒜”口味香辣独特,品质上佳。蒜白瓣齐,皮薄如纸,粘辣清香,储存1-2年不发芽。大蒜素比普通大蒜高5至7倍,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属于无污染纯天然高原绿色食品,被当地称为“长寿蒜”,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于2017年成功申请有机认证。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多元农业。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且末县将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有机绿洲发展战略为指引,紧紧围绕且末县十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坚决走好“增粮、优果、强畜、扩蒜、兴特色”的多元发展之路。巩固农牧民产业收入,全力推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有机绿洲发展战略不动摇,完善且末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徐凯表示:“今天的且末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且末将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按照党代会谋划的宏伟蓝图,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为开创新时代且末各项事业繁荣进步的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丁文静)(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