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讨会:共同探索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新疆

8月16日下午,“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新疆探索”视频国际研讨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反恐和去极端化重点案例展厅召开。新疆方法与举措也为国际社会进一步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提供了中国经验。

国际研讨会:共同探索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新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18 11: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16日下午,“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新疆探索”视频国际研讨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反恐和去极端化重点案例展厅召开。新疆方法与举措也为国际社会进一步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以上,而又以维吾尔族人口增长最快,”英国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说道。他表示,美国及西方部分媒体传播的有关新疆“种族灭绝”等言论完全是污蔑,是他们为达到政治目的而编造的借口和谎言。

研讨会上,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艾尔肯·沙木沙克介绍了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有效举措与实际成效。“新疆高举社会主义法治,借鉴和学习国际上的有效经验,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分子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预防性的举措上,”他指出,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是结合新疆实际,依法探索的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有效途径,从根源上铲除了暴力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充分保障最基本的人权。他表示,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为学员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学设施,学员不但能学习法律法规、国家通用语言,还能学习各种职业技能。

“西方媒体存在扭曲报道的情况”,法国赛菲尔欧亚交流理事会创始人及执行总裁贝文江认为,“中国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有效地积累了经验。”

德国中国问题专家、知名作家乌沃·贝伦斯表示,当自己再次来到新疆时,亲眼目睹了新疆的历史转变与发展,以及新疆地区居民崭新的生活面貌。他总结道,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强力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采取了有效措施,治标治本,值得借鉴,他相信中国打击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努力终将获得成功。

“恐怖主义把宗教当成工具”,伊朗德黑兰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哈迈德·瓦法伊表示。他还专门制作PPT阐述恐怖主义的内涵以及中国与伊朗两个在反恐领域的附和性合作潜力,并希望中国能够不断扩大国际声量,传播最真实的新疆。

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阿里·希夫尼认为,反恐与去极端合作中应该坚持“尊重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原则,在维护人权制定良好、文明的策略和方法,促进与青年人的对话。在会上,他提及自己曾作为埃及驻华大使在中国待了4年,到过新疆3次,对新疆问题有着真实的认知。

巴基斯坦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伊米提亚兹·古尔说“要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于铲除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维护各国人民安全与利益方面提供了共同的平台,能够促使恐怖主义不在中亚地区蔓延。

上海外国语大学梁平安教授表示:“加强国际反恐、去极端化合作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达成全球共识。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新疆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10个国家的33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就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反恐怖主义与去极端化探索展开交流与探讨。与会专家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分享真实数据和案例,肯定与赞扬了新疆近年来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有效措施和显著成果。

同时,此次研讨会也为国际社会预防和应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渠道,在各国间搭建了经验交流与问题解决的新平台,有利于促成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中国及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岳佳)(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