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新疆博斯腾湖的渔民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在博斯腾湖湖面上,渔民们驾船出海,撒网捕鱼,收网、分拣、装运,上演着人欢鱼跃的壮观场景。
7月31日,在博斯腾湖畔,随着鱼把头的一声号令,渔民们喊着号子从四面一起拉网,渔网慢慢收紧,数不清的草鱼、鲢鱼、鲤鱼等博斯腾湖有机鱼在渔网中欢腾跳跃。当天“巨网捕鱼”第一网捕捞博斯腾湖有机鱼3吨多,平均每条鱼都在四公斤以上。
李英从小在博斯腾湖边长大,一家依靠着打渔为生。眼下正是博斯腾湖鱼儿最肥硕的时节,每天早晨6点,她就开始在湖上忙碌开了。借助博斯腾湖这片沙漠中的碧波,她们一家正朝着小康之路不断前进。
“巨网捕鱼的渔网有三百多米长,需要五六十个人同时拉网。今年的鱼好,第一网鱼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博湖县渔民李英高兴地说道。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水域辽阔,烟波浩渺,水产资源丰富,湖中拥有草、鲢、鳙、鲤、鲫、赤鲈等32种鱼类,年产量约4000吨,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为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每年3月1日至6月20日是博斯腾湖的禁渔期,共计112天。
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博斯腾湖生态保护力度,通过实施禁渔期专项治理,采取人工增殖放流,加大渔业法律法规宣传,使博斯腾湖内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推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博斯腾湖湖内鱼类品种已达到30余种,年产量约4000吨。最具特色的巨网捕鱼也从普通的生产劳动转变为旅游项目,观捕鱼、品鲜鱼也成为博斯腾湖旅游的点睛之笔,以此推动博湖旅游产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
(郭玉顺 张博伟 罗志伟)(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