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族人民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6月22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文博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举行以“民族团结心向党 文化润疆铸同心”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总结表彰了近四年(2017年至2020年)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推动各民族同进步共发展。
据介绍,此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主要有:自治区文化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自治区博物馆、原自治区文化厅综合办公室等5个;先进个人有:自治区文旅厅科技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佟英俊、新疆艺术剧院综合部干部马丽、新疆图书馆办公室干部王星等25人。
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代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延安路片区吉顺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阿斯古丽•阿布力孜在会上讲述了她担任书记以来,带领社区干部群众,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天山脚下、石榴花开”民族团结活动特点为抓手,创新开展民族团结“邻里节”活动,促进各民族干部群众交流,营造良好的“一家亲”氛围。
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创研室导演戈米西•马和帕尔的结亲对象伊木•尼牙子爷爷是一个80多岁双目失明的残疾老人,一家6口生活非常困难,这些年来,戈米西•马和帕尔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大伯,老人家生病时便带去药物、结对活动时给每位家庭成员准备礼物、给老人家的孙辈购买学习用品和衣服,除了这些还帮助推销他们种植的核桃,以及在一次探亲中戈米西发现伊木•尼牙子老人家的儿媳制擅长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非常精美,但由于没有名气找不到销路;戈米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到乌鲁木齐后便多方打听,最终打开了销路,赚了钱,用来补贴生活。
“前辈们为文艺事业,祖国建设,民族团结无私的奉献,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我们年轻的文艺工作者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接过他们手上的接力棒,继续为他们引以为傲的事业发光发热。”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陈扬在故事中讲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自治区文博院党组书记侯汉敏说到,这些年来,自治区党委非常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工作,越来越深入,文旅厅和文博院系统1298名干部与阿克苏和喀什结对认亲,还有我们的“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支教老师125位奋斗在基层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老百姓办着一件件实事。
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来到新疆后,崔敬一平日里自己学习维吾尔语、少数民族文化,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首位;在工作中崔敬一和歌剧团创研室的同事们同吃同学习同工作直到深夜也成为了常事;在遇到问题时,也总是伸出援助之手。
崔敬一说,我要让自己发光发热,为新疆文化事业贡献一己之力,让更多观众能看见新疆的优秀剧目,努力让援疆旅程不留遗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说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重点在交心,以心换心,用真情,真心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中,不断提升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能力,并牢记总书记提出来的“三力”,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并且要将它融入到我们日常,争取人人做团结模范。
(阿孜古丽)(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