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智能时代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让适老服务更有温度

我为群众办实事 智能时代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让适老服务更有温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18 09: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在民航领域的普遍应用,给广大旅客乘机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出行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将破解当下老年人乘机出行慌、难、累、急等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进行专项部署。

“有效解决好老年群体乘机出行难问题,破除’数字鸿沟’,是机场的本职工作,是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同时也是爱老敬老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具体实践。”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服务管理部部长钱歆说。

不让“健康码”成为老年人的“拦路码”

疫情当下,乘机扫健康码已成为常规流程,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对老年人来说并不那么简单。为此,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值机、中转、登机三个环节,为老年旅客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主动协助老年旅客申请动态行程码,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旅客,工作人员提供纸质单据协助老年旅客填写,让老年旅客不再为“码”发愁。

“岁数大了手机上很多东西不会操作,多亏刚才那位姑娘帮我扫码,还帮我找座位、拿东西,真的感谢她。”前往北京的旅客刘叔叔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值机服务中心彭冰洁一个劲儿的夸赞,说她是个有爱心的好姑娘。

主动服务是一种责任和美德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主动去发现那些需要被帮助的老年人,不仅是落实首问首看责任制,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值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杨静在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都会一遍遍提醒班组人员要实实在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

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不是一句空口号。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地面交通和航站楼内的问询、值机、安检、登机、行李提取等岗位,都安排服务人员主动去发现并帮助出行困难的老年旅客,并向他们提供优先办理乘机手续、优先安检通道、优先登机等等一系列优质服务。同时设置鲜明的老年旅客服务提示标识,方便老年旅客准确识别,让他们安心顺心登机。

人工+智能让服务更全面

为了更全面服务好老年旅客,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加大自助值机、自助托运、自助身份验证闸机等智能设备投放的同时,依然保留了与之相对应的人工柜台,加强人工服务,并对部分智能设备进行改造,实现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易操作的特点,方便老年旅客使用。在机票支付、行李打包、行李寄存、停车付费以及航站楼内商业购物等各类支付环境中支持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提供纸质票据和凭证打印,最大限度保障老年旅客的需求。

“针对部分老年旅客存在扫码支付困难,我们在迎宾路方向、高速出口方向、T3航站楼二层出口方向,专门设立了老年人绿色通道,支持现金支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空安全保卫部交通管理中心蓝馨班组班组长金文静说。

创新“适老”举措让服务更有温度

当下正值旅游旺季,乘机出游的老年旅客骤然增多,为把服务工作做扎实做超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旅客服务中心本着为旅客办实事态度创新服务方式,在T2航站楼出港厅入口3号门处设计安装了“一键呼叫”装置,专为行动不便旅客提供服务,实现一键呼叫,随叫随到。

“先生您好,当您乘机需要帮助时,您按一下这个按钮,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马上赶到,为您提供服务。”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旅客服务中心郑培婕指着“一键呼叫”服务按钮,向旅客耐心介绍。

此外,乌鲁木齐国际机场974空港直播间联合民航医院,向老年旅客讲解乘机时需要注意事项,同时叮嘱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旅客乘机前携带常用药物,以备不时之需。(薛志文)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