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2021年6月12日至1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将在全疆开展,自治区主场设在乌鲁木齐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今年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宣传口号共有5个,分别是“献礼建党百年 传承文化根脉”“非遗惠万家 关系你我他”“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在生活中弘扬 在实践中创新”“共同参与非遗保护 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据统计,在符合各地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全疆各地将集中开展近200项(173项)非遗展示宣传活动。其中,自治区主场的重点活动有:《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专题展、新疆非遗专场演出、“粽香情浓话端午”文化遗产讲堂、新疆非遗特色饮食展、云游非遗·影像展、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购物节、新疆传统工艺传承基地颁牌等七项活动。同时,我区遴选27件(套)传统工艺代表性作品参加文旅部在上海举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今年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届“新疆非遗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跟往年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献礼建党百年。2021年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今年,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届“新疆非遗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紧扣时代脉搏,突出献礼建党百年这一重大宣传主题,全疆各地将围绕“献礼建党百年 传承文化根脉”这一宣传口号,以非遗为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非遗保护良好氛围,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其中,自治区主场将举办“粽香情浓话端午”文化遗产讲堂,分别邀请疆内文物、非遗专家带领大家深入了解端午节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乌鲁木齐市邀请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昌吉市、木垒县和乌鲁木齐市新疆曲子剧团进行为期5天的新疆曲子展演,为首府观众献上庆祝建党100周年表演唱《光辉赞》、新疆曲子说唱《五中全会精神放光芒》《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等红色题材节目;昌吉州将举办“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文化润疆共建家园”红色系列剪纸展;昌吉市将组织“非遗展党史 文化颂党恩”皮影戏展演,通过生动的皮影剧表演,再现红色年代老一辈们保家卫国的革命事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学党史、促传承;吐鲁番市将在景区和社区,线上线下举办“中华风·乡土情”剪纸、烙画、农民画作品展,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和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阿瓦提县将举办建党100周年“百年百幅”农民画展;新疆师范大学则将以“献礼建党百年 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包括爱国主义诗歌朗诵大赛、《屈原》舞台剧展演、非遗国学演讲等一系列非遗节文化周活动。
二是突出非遗保护的“人民性”。非遗源于人民群众的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人民群众是非遗的持有者、传承者和最终受益者。今年我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紧扣“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活动主题,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成果惠益人民的导向,通过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增强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比如,自治区主场将通过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联合“新疆是个好地方”全媒体矩阵,集中展播我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优秀记录成果,通过全网联动,最大范围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扩大非遗影响力。全疆各地也将集中发力,广泛发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性的非遗展示宣传活动,如博州组织蒙古族长调、短调、江格尔、维吾尔族民歌、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萨吾尔登等非遗项目走进当地各大景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将在锡伯古城组织全县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开展非遗项目动静、态展示;额敏县将在该县也米里广场和骆驼脖子景区,开展非遗项目宣传片投放、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系列活动等。疏勒县组织该县趣味性和互动性较强的非遗项目深入张骞社区、县八一中学。
三是突出《非遗法》的宣传普及。《非遗法》是文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专门的法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成果。《非遗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奠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基石。今年我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聚焦《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通过组织开展《非遗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非遗法》的可见度、影响力。其中,自治区主场将在新疆美术馆举办《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专题展,在宣传《非遗法》的同时,总结宣传我区非遗工作成果。全疆各地也将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法》实施十周年纪念活动,如哈密市、巩留县、伊宁县、奇台县、巴里坤县、博湖县、沙雅县、柯坪县、新和县、喀什市、莎车县、泽普县、塔什库尔干县、岳普湖县、和田市等将通过印制宣传资料、开展非遗法知识竞赛、制作宣传展板等开展非遗普法宣传,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非遗法律知识,普及非遗保护理念,扩大非遗法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非遗,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突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疆各地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线下“非遗购物节”,在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艺展示、产品展销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自治区主场将在总结2020年“非遗购物节”经验的基础上,发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继续通过线上、线下举办“非遗购物节”活动,争取覆盖更多非遗项目、惠及更多非遗传承人群,让人民群众在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阿勒泰地区结合地区提出的“以旅游为主导,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工作思路,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集中组织传承人走进景区,展示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毡绣布绣、花毡制作技艺、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技艺、乳制品制作技艺等传统手工艺及制品;吐鲁番市将以土陶、柳编、烙画、刺绣、花帽、桑皮纸、印花布、手绘画等非遗及文创产品为主要内容,在葡萄沟非遗集市、西游文化广场、示范区商业街、坎儿井乐园、火焰山景区组织“非遗购物节”线下活动;和静县将在东归生态园开展以传统手工艺类产品为主的“非遗购物周”活动。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