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好地方·人文篇》——库木吐拉石窟壁画修复

《阿克苏好地方·人文篇》——库木吐拉石窟壁画修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28 11: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库木吐拉石窟始凿于5-6世纪,历经5个多世纪。其石窟群的规模仅次于克孜尔石窟,造窟年代要晚于克孜尔石窟,延续凿窟的时间较长、保存龟兹晚期的石窟较多。库木吐拉石窟现存的112个洞窟中,保存有多种文字题记,有婆罗谜文、汉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古文字。石窟中具有中原艺术风格的壁画集中地反映了古代龟兹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往,使它成为龟兹石窟中的一处极为重要的遗址。目前,有10余个洞窟已十分的残破或被泥沙掩埋过多,以致无法确定其原来的形制与功能。现存洞窟内的壁画保存较少,部分洞窟的壁画或被揭取、亦或烟熏或因窟内湿度过大壁画多已模糊不清。

为了更好地修复石窟的壁画,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工作者们担负起文物修复工作。石窟的修复工作从来都不简单,不仅要有文史知识、绘画功底,还要掌握—定的物理、化学甚至建筑材料等知识。洞窟中的壁画已伤痕累累,而这些文物工作者便是治疗它们的“医生”。在修复工作开始前,文物医生们要先将破损壁画的“病害”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在文物医生的精心保护下,文物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在观众面前。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最终,还是希望能为更多世人所知,也让更多的人能看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