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小乡村里的收藏馆让“红色记忆”代代传承

新疆昌吉市:小乡村里的收藏馆让“红色记忆”代代传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25 09: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件件珍贵文物,深情诉说着背后的感人故事;一件件红色收藏品,生动诠释着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连日来,昌吉市多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党员干部到新疆永鹏红色记忆收藏馆参观,正是在这小乡村里的收藏馆,让“红色记忆”在昌吉火了起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报纸、书籍……”近日,新疆永鹏红色记忆收藏馆老板柳永鹏正在给来此开展红色主题活动的昌吉市网信办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地解说。

新疆永鹏红色记忆收藏馆位于昌吉市三工镇南头工村,占地1000平米,园地面积130亩,是由“80后”青年柳永鹏斥资几百万元、历时十五年建成。祖籍青海的柳永鹏成长于一个多民族家庭,父亲是藏族,母亲是土族。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对红色文化情结很深,多年的教育让柳永鹏传承了一颗红心,怀着对党和国家无限感恩的朴素情感,一直致力于民间革命文物收集、保护和整理工作,从自己多年积蓄中投入大部分资金用于收购、收藏红色物品,文献资料,服装、照片、绘画、海报、像章……无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坚守和初心,收藏红色展品3万余件。自2020年6月开馆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成为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的红色旅游打卡地。聆听着声情并茂的讲述,昌吉市委网信办主任王应宏说:“弹孔累累的红旗,抗战时运送军粮的麻袋,具有浓郁时代特征的领袖塑像、军功章、照片及各类生产生活老物件……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众志成城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让每一个在场的党员上了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课。”

柳永鹏创办红色记忆收藏馆,就是想让大家看得到、感受得到、甚至触摸得到那段艰苦的岁月,从而自觉地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这是他的初心,是对党的感恩之情。正是这样的红色记忆收藏馆让大家感受了如此真挚的爱党、爱国情怀,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留住红色记忆,正是柳永鹏最初的愿望。截至目前,新疆永鹏红色记忆收藏馆共接待参观300多场次,参观人数达3.6万余人。“我们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随着生命的延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整理挖掘红色收藏,开设红色讲堂,寻找红色根脉,无论是驱车几天收回来的一页纸,还是老战士、老红军捐赠的一个印章,对我都是弥足珍贵……下一步,我将把延安窑洞、地窝子、地道战等全建在这里,把这里打造成集参观、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基地,在七·一来临前,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柳永鹏激动地说。(肖颖)(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