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阿拉山口公路口岸指定区域内,一辆辆哈方货车“甩”掉满载哈方货物的车挂,“挂”上提前装载好中方货物的挂车,井然有序地驶出国门。
自2020年7月27日全面启动“甩挂运输”通关监管新模式以来,阿拉山口公路口岸运能大幅提升,已由最初的单日进出境40余辆车增长至近220辆,单辆车通关时间也比原来节省了约30分钟,截止2021年5月5日,经阿拉山口口岸“甩挂运输”模式进出境的货车已达27050辆次。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的业务受到了很大冲击,大量的货物积压在仓库,有的订单赶不上交付期。这期间特别感谢政府各项政策支持和海关的指导,为我们企业量身定制了通关方案,并帮助我们迅速适应通关新模式,减少了很多损失。”新疆恒祥伟业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杜芸说。
所谓“甩挂运输”模式,是指中方或哈方货运车辆驶入指定的换挂作业区后卸下载货挂车,另一方货运车辆驶入换挂区进行换挂作业,完成换挂后各自返回。期间通过实施“人货分离、分段运输、封闭管理”,运输车辆无需等待货物装卸,进一步减少了通关中该环节带来的时间损耗,实现“把人管住、让货畅通”目标的同时,有效防范了境外疫情传播入境风险。
阿拉山口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尼加甫介绍说,为确保公路口岸畅通,阿拉山口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时刻保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做到疫情防控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措施不软,紧盯入境车辆消杀、封闭管理、拆装挂的规范作业,人、车核酸采样等重点环节,采取货运车辆甩挂作业模式,做到外方司机全程不下车、不开窗,我方人员不与外方司机接触,入境车辆即挂即走,既降低了疫情输入的风险,又提升了公路口岸货物通关的效率。
为持续创新优化口岸通关监管模式,助推“甩挂运输”发挥更大动能,阿拉山口市党委、市政府协调当地海关、边检部门,实施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坚持在监管和服务两端同时发力,为企业量身定制监管通关方案,动态梳理车辆消毒、机检、甩挂等环节衔接,细化优化监管作业流程,增加日接车数量,实现“停挂不停车、挂停人不停”。同时指派专门联络员,通过关企联络群在线答疑,“点对点”服务企业高效办理通关业务,为畅通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际贸易运输通道,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阿拉山口海关查检二科三级主办祁雪娇告诉记者,“口岸开启公路甩挂模式以来,阿拉山口海关设立专人专岗,优化办理单证审核及放行手续,加强海关监管仓库货物的巡查,充分运用H986等科技装备,加快查验、施封、机检扫描等作业效率,确保进出境甩挂车辆即到、即办、即验、即放。”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阿拉山口市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中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近年来,阿拉山口市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治区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口岸区位和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推进“口岸强州”战略有效落实,全面提升通关能力和效率。作为“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阿拉山口口岸积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运输、国际贸易陆路大通道安全顺畅。
阿拉山口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尼加甫表示,下一步,阿拉山口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不断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坚决做到思想上不放松、行动上不懈怠。在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定、坚决守好国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提升公路口岸通关效率。(左桐 龙证宇 )拍(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