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民间根雕大师倾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 民俗展馆

和静县:民间根雕大师倾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 民俗展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08 12: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们高中时代经常利用假期打土坯,勤工俭学,土坯模子属于生产资料,那时候也有砖,由于砖比较贵,盖房子基本用的都是土坯。在地里挖土,制坯、脱模,晒干,就成了。只是费点人力而已。到了九十年代初,砖才逐渐取代了土坯,这些老物件不说话,却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4月5日,退休老党员买买提·海力力参观位于新疆和静县和静镇夏尔布鲁克村的民俗展馆后感慨。

大到30年代用于防空洞里的警报器、利用自行车轮转动的轮盘磨刀石、大小不一的农具,小到军用水壶、印章、粮票......一个个老物件诉说着往昔岁月,一张老照片记录着一段历史,各种各样的老物件聚拢起来,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老物件让乡愁有了依托,回忆有了载体,美德有了传承。

民俗展馆的负责人沙拉木·阿不力孜介绍说:“帆布书包是父辈以前上学用的,这个包特别结实,能用好多年。做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传承延续勤俭节约的美德家风,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打造这个民俗展馆的初衷是让村里的各族群众在感悟历史沧桑的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巨变,借以表达对党、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据了解,现年46岁的沙拉木·阿不力孜是夏尔布鲁克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2011年,他开始做木材生意,并对根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他不断前往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河南等地拜师学习根雕技术。至今创作出100余件根雕作品,大多以“爱国主义、大美新疆、民族团结”等内容为主题。曾荣获“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新疆是个好地方”民俗展馆目前已经成为夏尔布鲁克村的“文化地标”,馆藏“文物”来自沙拉木·阿不力孜十多年的收购、收藏,总计2000余件,全是传统家用老物件,充分展示乡村历史变迁,传承红色文化和民俗风情。

连日来,工作队以民俗展馆为依托,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实地参观、交流发言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感悟党在领导乡村建设中的功绩,让展馆真正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学党史、悟思想的新载体”。目前,工作队已利用民俗展馆开展党史宣讲10余场次,接待人数达到500余人。

“这个民俗展馆已成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名片,件件旧物守初心,历历往事传信念。通过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我们深深敬仰和感怀老一代革命者在艰苦岁月中顽强奋斗的可敬精神。接下来我们工作队和村“两委”将利用民俗展馆,讲好党史故事。让村里的各族群众以史为鉴,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知史爱党、感念时代”的信念,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和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和静镇夏尔布鲁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向晓磊说。

(唐玉)(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