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弘扬苦水精神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深入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弘扬苦水精神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深入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01 09: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31日乌鲁木齐电 (记者毛卫华) 29日至31日,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管理团队及各地州市分公司、各部门负责人齐聚新疆“东大门”哈密,通过专家辅导、现场教学、主题党课、集中研讨等方式,深入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人心。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邵新华讲授题为《赓续红色血脉,踵事增华红色精神》的主题党课。

为了使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在新疆电信红色基地苦水井旧址旁,哈密传输分局(哈密线路段)退休老职工吴光祖给参会人员讲述苦水故事。

“苦水非苦水征人泪化成,往来倾一勺,风味自分明”。这是清代学者施补华对苦水驿井水的描述,也是最早对苦水驿的文字记载。苦水驿,距离哈密以东135公里,是哈密市伊州区大泉湾、沁城乡、双井子乡的三乡交接处,因这里有一口苦涩的井水而得名,这里方圆百里盐碱满地,地处自然条件异常恶劣的百里风区。1955年原哈密邮电局为维护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唯一的一条长途通信线路,在此设立护线巡房,当时的维护人员们为了做好这条重要的长途通信线路的畅通,常年驻守在苦水巡房,主要完成东起红柳井,西至蒙古包的67公里范围内的线路安全。

“苦水精神”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突出的是一个“苦”字,老一辈巡线员们则用“苦干”弥补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严重不足,在全国流传着对巡线员的一种描述是这样的:“远看像个要饭的(身上背的乱七八糟的),近看像个烧炭的(脸上晒的黝黑,浑身都是黑油)。” 当时的驻守者只能饮用苦水井中的水。苦水井中的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臭鸡蛋的味道,苦涩难咽。夏季,戈壁滩太阳直射,地面温度可达七十摄氏度。而戈壁上刮风的时候,就像有千万把刀子飞舞,能削掉脸上一层皮。包线员每天骑自行车带上二三十公斤重的工具和材料,出工来回骑车五六十公里,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不论任何情况,通信线路一旦出了故障,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们都会立即带上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克服一切困难恢复通信。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以吴朝智、唐自廉、刘国清、吐尔逊等老一辈的巡线员们,依然创造了全段连续6年无障碍的苦水神话。在当时的情况下,能达到这样的成果,是多么的不容易,没有顽强的毅力和热爱企业的情怀,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的。

为弘扬老一辈电信人令人敬佩的创业精神,将“苦水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探索新时期苦水精神所赋予的新内涵,新疆长途传输于2017年4月18日在哈密长途传输分局成立“苦水班”,通过“苦水班”的建设,提升基层抓好班组能力建设和团队建设,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苦水班”的各项实践中去,从而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让“苦水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核心,从“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集中研讨结合、与实践结合、与现场教学结合、与办实事结合”四个方面推进,铭记光辉历史,弘扬苦水精神,不断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人心。 “深入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要用好新疆电信历史陈列馆、苦水基地等红色资源,传承好新疆电信红色基因,做好现场教学”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邵新华说。(贾晓雪)(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