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润疆,讲好新疆故事

推进文化润疆,讲好新疆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2-01 21: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1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首场集中采访,侯汉敏、王洁、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等六位政协委员,围绕文化润疆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首次提出了“文化润疆”,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这为新时代新疆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

发挥文旅行业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表示,要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及,切实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度”和“滋养度”,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听得到”“参与得了”;着力打造一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精品,树立“传播文艺精品、下基层受欢迎、出去被接受”的创作理念,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着力提升文旅融合水平,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着力加强文物保护挖掘研究运用,重点围绕“都护府”遗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围绕“石窟寺”遗址加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教育、围绕“古道”遗址加强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历史的研究教育。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工作落实助力文化润疆工程,讲好新疆故事。

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洁

用非遗讲好新疆故事。2020年10月29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出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这是非遗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体现了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扶持。为进一步通过非遗讲好新疆故事,切实肩负起文化润疆的责任和使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非遗工作切实从三个方面入手:大力实施非遗制度建设工程;大力实施非遗传承能力建设工程;大力实施非遗宣传展示与交流工程。

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洁表示,发挥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多元文化特点,打造非遗传播平台,筹建新疆非遗馆,打造丝绸之路非遗国际博览会,集中展示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互鉴互赏,增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加强协作,广泛联合社会力量,推动非遗普及教育,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乡村,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天山南北贺新春——新疆非遗年俗展”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性活动,提高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让各族人民在心底深处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

“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我们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通过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新疆故事,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王洁说道。

政协委员、阿瓦提县委副书记、县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

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夯实文化润疆基础。政协委员、阿瓦提县委副书记、县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表示,一是从自治区层面推进更健全的教育体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学前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长抓不懈,建立考评机制,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示范校,辐射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二是在教师中筛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特长的人才,建立传统文化人才库,通过社团、兴趣班等方式进行授课,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学校传统文化建设水平。三是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采取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带培,不断夯实优秀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艺术家、专家学者、社会贤达等社会知名人士深入校园举办文化鉴赏和培训辅导等志愿服务,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融入度。

推进文化润疆,讲好新疆故事,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务实进取,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马欣雨)(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