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新疆这个贫困村收入倍增 有哪些致富秘籍?

巴楚县拜什吐普村驻村村民阿不都萨拉木 ·牙生说:“去年卖了163台机子,今年(计划)卖三百台机子。巴楚县拜什吐普村村民伊力哈木 ·乌拉依木说:“这是我们小羊的方舱,就用废旧塑料桶做的,又保暖又卫生。

【新春走基层】新疆这个贫困村收入倍增 有哪些致富秘籍?

2021-01-29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不久前,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崔宁来到巴楚县拜什吐普村蹲点采访。

这里曾是当地贫困户最多的村子之一,2016年的人均收入只有2600元左右。不过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一万四千元。

巴楚县拜什吐普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郑文新驻村4年,马上就要离开了,但村里还有几件事他放心不下,这几天正马不停蹄地抓紧干。

地里正进行实验的是种哈密瓜用的机器,具备开沟、平地、覆膜等多个功能。这是郑文新驻村之后,指导村民阿不都萨拉木发明的,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走之前,郑文新想帮他再做一次改造升级,增加播种和施肥的功能。

来驻村之前,郑文新是新疆畜牧科学院副院长,也是国家产业体系的岗位科学家。驻村后,他并没有着急找项目、要资金,而是决定先在村里召集年轻人成立一个科技兴趣小组,从中找到挣钱的路子。

郑文新说:“我就想让大家知道,科学不止是科学家的事,农民也可以当科学家。只要掌握好的技术,只要有好的方法,干什么事情都会更容易。(第一次)等了一晚上,一个人都没来。”

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副拜什吐普村村委会副主任菇克亚 ·司马义说:“我们那时候一家一家动员,第二次来了48个人。”

就是这48个人,成了拜什吐普村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而郑文新当天给他们讲的是“抓老鼠”的故事。

郑文新说:“当时也是冬天,村民家储备过冬的粮食引来鼠患,我下载了一些视频,给他们教用瓶子抓、用桶抓、用农村随处可见的东西做捕鼠工具,结果一冬天,老鼠快抓没了,大家对科技的兴趣也激发出来了: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0多岁的阿不都萨拉木有一门电焊手艺,因为家里种哈密瓜,他曾想发明一种种瓜机器,提高效率。

郑文新了解到阿不都萨拉木的想法,鼓励他试试。在郑文新的指导下,阿不都萨拉木研发了半年多,真把覆膜机造出来了!

郑文新说:“以前人工操作,大概一个人要四天左右才能干一亩地,或者四个人一天才能搞完一亩地,效率比较低,我们这个机子目前就可以一天种两百亩。”

这个机器让瓜农效率明显提高,收入也增加了,阿不都萨拉木的覆膜机大卖!

巴楚县拜什吐普村驻村村民阿不都萨拉木 ·牙生说:“去年卖了163台机子,今年(计划)卖三百台机子。”

去年,阿不都萨拉木的年收入达到了70多万,直接带动就业岗位近200个。

阿不都 ·萨拉木的徒弟卡迪尔 ·吾楚尔说:“打工的时候,很勉强地过日子。到了萨拉木师傅的店里以后,有固定的收入,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2019年和2020年,阿布都萨拉木分别获得全国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称号和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驻村四年,郑文新让村里兴起了一股“科技风”。这些科技小发明,看起来不起眼,却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需求。

巴楚县拜什吐普村村民伊力哈木 ·乌拉依木说:“这是我们小羊的方舱,就用废旧塑料桶做的,又保暖又卫生。”

巴楚县拜什吐普村村民卡迪尔 ·吾术尔说:“小牛保暖衣,小牛生下来以后容易拉肚子,穿了这个保暖衣以后。小牛不会得病,长得又快。”

郑文新驻村后,还把村民一直自产自用的酸奶、蜂蜜,变成了挣钱的门道。他通过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使奶牛的产奶量提高了三倍,全村奶牛数量从42头增加到400多头,他带着村民制作蜂蜜放在网上销售,也很受欢迎。

村里的奶农、蜂农都挣上了钱,最高的一户靠养蜂年收入达到40万元。

  这几天,郑文新还着急一个事,为村里的酸奶和蜂蜜加工厂买一套检测设备。

郑文新说:“测定仪器很灵敏,可以帮助做老酸奶生产或者蜂蜜的农民们,很方便地掌握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把质量、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好。”

现在,拜什吐普村已经建立7个科技实训基地,1个扶贫巴扎,50多位农民实现创业就业,2019年年底全村整村脱贫,2020年底,村里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7户。

巴楚县拜什吐普村村民卡迪尔 ·阿迪力说:“郑院长、工作队做了很多好事。郑院长跟我们说,摘掉贫困帽,要靠自己的力量,靠农业、林果业的收获,利用畜牧业摘掉贫困帽。为了我们过上富裕的日子,他帮助了(我们)很多。”

马上就离村了,考虑到疫情防控的要求,郑文新早早跟村干部打好招呼,不要让村民们来送行,可一大早,村民们还是陆续来到他们住的宿舍。加上郑文新,这次要走的,一共有四位驻村干部。

其实,郑文新的驻村工作原本两年前就到期了,但村民们再三挽留,他自己也感觉许多事没有完成,又多留了两年。虽依旧不舍,这一次,离别的时刻真的来了。

从2014年到现在,新疆每年从各级机关选派7万名干部,开展驻村工作,他们短则一年,长则四、五年,像水滴融入大海,见证着乡村剧变,2021年,又有7万多名干部奔赴天山南北。

巴楚县拜什吐普村新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艾克拜尔 ·阿不都热依木说:“(新一批)最早来的人已经8个月了,目的就是跟老队员无缝对接。我们把接力棒接好,下一步把我们科技的优势发挥到村里面,带领更多的村民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