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红枣产业带动就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新疆和田:红枣产业带动就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24 14: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策勒县立足当地实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红枣生产加工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连片开发,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依托红枣产业稳定增收致富。

在策勒县沙漠枣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清洗、烘干、分捡、包装,各道工序井然有序。该公司有固定员工100余人,策勒县策勒乡阿日西村村民麦麦提敏·阿布杜莫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夫妻两人除了种好自己家里5亩地红枣外,还在这家公司就业,平均每月收入有4000元左右,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策勒县策勒乡阿日西村村民 麦麦提敏·阿布杜莫敏说:现在我们有了稳定的工作,夫妻两人每个月拿上4000元的工资,这样算一年的收入48000元左右,我们家2020年一年的收入达到51000元。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500亩,建设厂区10000平方米,有3条现代化红枣制品生产线,一个1000平米综合冷库,企业被评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业标准示范绿色基地。目前,公司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收购、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近150户枣农的枣园从种到收可以享受到统一管理、统一用肥、统一公司化的服务,公司的成立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策勒县指挥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策勒县红枣协会会长李鹏说:“阿日西村有665户,2461人,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2173元,2019年人均收入10425元,这些年来阿日西村得到了很大的变化,从交通,住房,生活水平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枣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的枣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在新疆沙漠枣业企业里就业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周边的农民。红枣加工业的兴起,给枣农带来了“甜蜜”的收益。目前,这个枣业公司每年加工大枣2000吨到3000吨,辐射带动5000多农户,枣农生活水平的得到整体提高。

策勒县县委驻策勒乡阿日西村工作队队长 庞德顺说:我们阿日西村是一个林果业大村。林果业亩数是5707亩,在林果是我们村脱贫的主导产业。成立了智慧果业合作社,这个果业合作社用工大部分是贫困户,有稳定就业的81人,季节性务工人员比较多,最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人。我们所有的贫困户在这个地方学到技术,而且在家门口挣上了钱,贫困户在这边有稳定就业,有稳定的收入,同时学会了红枣种植技术。 (米日古丽 李利富 阿依组丽帕尔)(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