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小葫芦雕刻大世界

新疆阿克苏市:小葫芦雕刻大世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10 09: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双手、一把刻刀、一支画笔……,行刀运凿、洗练洒脱,清晰流畅,栩栩如生的画面被他绘在了葫芦上,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

葫芦音近“福禄”,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同时,葫芦里面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母体、生命之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由于对葫芦的这种喜爱之情,人们就在葫芦上面注入各种各样的艺术加工,葫芦雕、刻葫芦和葫芦烫画。在阿克苏老街就有这样一位手艺人,他的拿手绝活就是在葫芦上创作精美的画作。

工作室里,木扎帕尔·艾斯卡尔正在专心创作。一把烙铁在葫芦上行走,一幅农民逛巴扎的景象在葫芦表面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在木扎帕尔·艾斯卡尔简单的勾勒下,仿佛热闹的巴扎叫卖声、农民幸福的欢笑声都一一映入眼帘。

(图为木扎帕尔·艾斯卡尔的葫芦作品 李思宇 摄)

年近五十的木扎帕尔·艾斯卡尔当了二十年的人民教师,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葫芦老师”。在工作室,木扎帕尔·艾斯卡尔和他的徒弟阿布都哈力克•买买提一起正在探讨葫芦的选材和创作,目前已有200余名徒弟跟着木扎帕尔·艾斯卡尔一起学习葫芦烙画。

“葫芦雕刻是一门传统艺术,首先要选好葫芦,形状比较好看的,用雕刻机一个一个的把图案刻出来,用颜料涂颜色、擦保养油,把它摆放在餐厅或者家里也是一种欣赏。其次,还要培养更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木扎帕尔·艾斯卡尔高兴的说道。

目前,木扎帕尔·艾斯卡尔正在着手阿克苏文化的系列创作,并计划把阿克苏的旅游景点、人文、农特产品等用葫芦和绘画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示给更多的疆内外游客,让游客亲身感受、了解阿克苏、发现阿克苏的美、阿克苏的发展和变化。

(周志远 李思宇)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