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中心为野马开展深度体检 确保野马 健康过冬

野马中心为野马开展深度体检 确保野马 健康过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16 15: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做好野马的疫病防控工作,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野马中心联合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动物疫病疾控中心,为2017年至2019年出生的30匹野马进行了疫病检疫和标识打印,经过3天的努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本次野马疫病检疫主要进行了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马流感、非洲马瘟的检疫,并做了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测、寄生虫卵检测,检疫报告预计12月初完成。

野马中心高级兽医师恩特马克说:“开展野马疫病检疫工作是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的重要措施,常规检疫每3-5年进行一次。今年开展的检疫项目,内容多、覆盖面广、采样基数大,涵盖常规检测和特定目标测定,是野马中心成立34年来对野马做的最全面、最直观的一次体检,其中野马生化检测和非洲马瘟检疫是首次开展,添补了我区的空白”。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临床研究室副主任说:“血液常规及血清生化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机体的健康状况,广泛应用于动物临床疾病诊断,野马相关基础数据较少,开展此项工作可为今后野马的相关临床基础数据的积累及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自治区动物疫病疾控中心细菌室主任、高级兽医师肖开提已是第三次来给野马做检疫了。他说:“2020年3月以来,我国周边国家首次报告了非洲马瘟疫情,疫情传入风险高、影响大,为切实做好疫情的防范工作,这次还增加了非洲马瘟的检测。”

为确保野马谱系记录的连续性、权威性和可靠性,本次还对2017-2019年出生的30匹野马进行科学编号,并进行永久性冷冻烙印,野生动物的个体识别是准确记录、管理和监测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野马的繁殖生物学、疫病防控和医治及行为研究更是依赖于对动物个体的清晰识别。国际野马组织推荐的液氮冷冻烙印法,目前被认为是普氏野马最科学的标识方法。

野马中心主任杨建明表示,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野马拯救工作已实现了以野马饲养繁殖为主向野马系统研究的转变。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野马繁育、疫病防控和野放等多方位研究,使野马保护工作不断走上新台阶。特别是今后要大力加强野马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监、治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野马疫源疫病检测、预警和防控能力,从“防、治、控、保、稳”五个环节做好野马的疫病疫源监测工作,保障野马的安全和健康。

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全球数量2000余匹。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成立34年来,在从英国、德国、美国引入24匹普氏野马的基础上,累计繁殖了6代共760匹野马,目前种群数量达到482匹,其中野放种群267匹、半散放种群118匹、圈养种群97匹,是世界最大的野马繁育基地。自2001年8月28日首批27匹野马在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实现了实验性野放以来,先后共有16批次110匹野马放归野外,成为我国物种重引入最成功的典范,提升了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国际影响,对其它珍稀物种的重引入工作起到了借鉴和示范作用。

(张赫凡)(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