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发的内容都是我们常见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是‘干货’,我自己学明白了,还要给邻居们都讲一讲,大家都学法、懂法了,矛盾纠纷就少了......”11月16日,博湖县本布图镇劳希浩诺尔村村民马卫林和村民们热闹地讨论着今天学习的收获。
近年来,博湖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进“释法”宣讲员队伍建设,组织法治素养高、表达能力强的警官、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和调解员等担任“以案释法”宣讲员,结合日常司法执法等工作赴机关、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围绕常见的婚姻、土地、赡养、继承等纠纷,通过现场教学以案释法、线上培训推送案例等形式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培养村民成为“法律明白人”,发挥当地村民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帮助同村群众解决常见的、简单的法律纠纷,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矛盾、维护权益,有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与此同时,为解决课件内容单薄不生动的问题,宣讲团成员每次都会在微信群里就宣讲中发现的问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总结前期授课经验基础上,经过不断完善,该宣讲团目前已形成干部版、企业职工版、群众版等多版本课件,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博湖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周德海介绍,今年我们把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审判活动,不断探索普法新载体、新形式、新方法,通过依法公正审判、延伸审判职能、强化司法公开等措施,将法院审判资源转化为法治教育资源,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在释法宣讲中,博湖县人民法院改“被动式”为“主动式”,从“法官讲什么,群众听什么”向“群众愿意听什么,法官就讲什么”转变。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主动了解群众司法需求,量身裁衣制定个性化的“普法菜单”,每年开展送法进企业、入社区、下农村、进校园等活动。在宣讲内容上,博湖县人民法院确立了以“身边的案例”、“典型的案例”、“成熟的案例”、“针对性强的案例”释法,“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贴近生活内容实用,受到群众青睐。
“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运用本土化的语言进行释法说理,采取法律解读、案例类比等方法,将法律解释清楚、把道理讲解透彻,消除群众法律上的疑惑、误解,促使群众法律意识不断提升,让群众在真实案件中接受教育,帮助村民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博湖县人民法院许斌说。
“讲得很透彻、很彻底,很受用!”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村民陈玉兰听了律师的宣讲后表示。
“每次上完课,总有群众说‘光种地也不行,我们也需要法律知识’‘你们早点来就好了’。听到这些反馈,我们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宣讲团成员、博湖县人民法院王璐说。
目前,在释法宣讲团的带动下,全县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讲活动,形成了以释法宣讲团宣讲为主体、部门宣讲为补充的大宣讲格局。(年磊、斯琴高娃、王烨)(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