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通报喀什地区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新疆已完成409名感染者的初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事关民生供应保障安排有序

新疆通报喀什地区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新疆已完成409名感染者的初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事关民生供应保障安排有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06 08: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5日乌鲁木齐电(记者毛卫华)11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喀什疫情第九场发布会,通报了流调溯源工作情况、居家隔离人员个人防护建议和当地水电等民生供应情况。

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崔燕详细介绍了当地流调溯源工作情况。喀什地区疏附县疫情发生后,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组建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联合工作组,深入展开了调查溯源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时,坚持人物环境同查,全面开展摸排,查清传播轨迹和风险因素,甄别和追索密切接触者,分析传播因素,追溯疫情来源,做到新增病例24小时内完成初始流调报告,流调报告日产日清。新疆已完成409名感染者的初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建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做到及时更新,实现国家、自治区、地区、县四级共享数据库信息。目前,已完成9月20日到10月24日与发热、呼吸道有关就诊病人、药店购买咳嗽、退热药相关人员的信息收集分析;采集重点场所环境、物品和动物样本1135份,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检出的阳性样本主要分布在疫情集中暴发的三村工厂车间、库房、厕所等部位,为工厂感染者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崔燕还介绍说,目前,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初步结果提示,排除本次疫情与7月份乌鲁木齐疫情病毒的相关性。据已掌握的资料综合分析,疏附县站敏乡三村工厂很可能为此次疫情最早传入点。

针对此次疫情主要发生在乡镇农村的特点,喀什地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希江对居家隔离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提出了要求和建议。王希江说,要注重家庭环境卫生,应每天对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特别是居家隔离人员的房间、共用区域及同住人员经常触碰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及时清扫畜禽粪污,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风险;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及时消毒,并采取封闭式管理。还要注重个人和家庭防护,居家隔离人员需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房间多开窗通风,保持房门随时关闭。居家隔离人员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同住人员的接触机会,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均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注意做好厕所卫生,疫情防控期间尽量不上公厕,不共用、混用户厕。如厕后要洗手、消毒,适时进行居家消毒和储粪池(坑)周边环境消毒。

会上,王希江特别提醒居家群众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并及时向村(社区)报告个人健康状况。

喀什地区行署副秘书长艾赛提·吾拉音木介绍了喀什地区为保障水电气暖油正常供应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疏附县疫情发生以来,当地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署,督促相关单位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全力保障水、电、暖、气、油正常供应。供水方面,喀什地区12家供水厂均实施封闭式管理。 723名在岗值守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每日3次体温监测,工作场所每日3次消杀。每日采样和常规检测,对供水设备及管道进行巡检,确保供水安全稳定。供电方面,国网喀什供电公司所属12家县市供电公司、88个供电班所1354人在岗在位,做好线路巡视检修、疫情防控场所用电保障。抢修队伍和应急发电车作业人员24小时待命。在用电服务方面,喀什地区4926台购电POS机、509台自助缴费终端正常运行,同时,推广网上国网、支付宝等7种网上交费渠道。供暖方面,全地区19家供热企业、596个换热站正常运行,供热面积达3803万平方米,日燃煤2646吨,应急煤炭储备19万吨,可满足群众供暖需求。同时,加强对换热站及供热输送管道的巡检力度,组建43个共计206人抢修队,日出动巡检116人次,保障居民温暖安全过冬。供气方面,全地区13个天然气分输站稳定运行,每日输送天然气139万立方米。全地区天然气加气站正常运营54家,日供气量达79.6万立方米;液化气加气站正常运营14家,液化气日供量达52.3万立方米;液化气储备站14个,储备量达463.8吨,完全可以保障居民用气需求。在确保用气量充足的同时,加强对燃气设施及输送管道的巡检力度,确保燃气管道无泄漏、无安全隐患。供油方面,成品油储备充足,目前,中石油储备库成品油储备2.8万吨,全地区114个加油站正常运营,成品油库存量达到50%;中石化储备库成品油储备0.4万吨,全地区7个加油站正常运营,成品油库存达到70%,目前可充足保障全地区机动车用油。(贾晓雪)(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