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0年全国博士后云端学术交流会——新疆首届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新疆高新人才大厦“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
此次交流会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承办,“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乌鲁木齐科锐高新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大健康垂直领域招聘与知识分享平台医脉同道与思齐圈的支持。
活动通过线上模式集聚疆内外医药行业专家人才,深入探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在疫情之下的发展动态及机遇转型,推动新疆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加速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天,直播受到了广泛关注,观看总量超过12000人次。
论坛上,新疆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政一,自治区药品工业协会会长、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成,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祥志,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段立新分别展开主题分享,对后疫情时代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与转型进行前瞻性剖析,内容涵盖新冠病毒的由来与防治、新疆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新疆特色民族药的挑战和机遇、大健康产业人才趋势及获取策略等热门领域,描绘出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在新疆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新疆的民族药生产企业共有13家,国药准字号维药品种已有55个。2019年新疆特色民族药产值超过20亿元,以年平均23%的速率增长,成为了新疆产值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自治区药品工业协会会长、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成表示,独有的民族药资源、地缘优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加之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核心区构想的提出,都为新疆中医民族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民族医药发展壮大,科技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新疆医药企业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研发与市场开拓双轮驱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把实验室里的发明变成推向市场的产品,进一步扩大民族医药的对外影响力,推动民族医药实现产业化,走向国际化。
新疆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政一说,在自治区大力发展新疆特色民族药和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正在形成,为新疆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自治区经信委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全国药交会、全国民族医药博览会,全方位向全国推介新疆民族药,抱团取暖,让新疆民族医药企业尝到了甜头。振兴新疆民族药必须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现代化、规模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升级打造品牌,抢占市场份额,才能实现民族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作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积极发展的一大潜力产业,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到“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多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1”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其中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独树一帜。如今,全疆8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于此,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占整个新疆生物医药产业的90%,形成了“政产研学商用”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同时也是全疆乃至西北五省生物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疆医疗物资紧缺的现状,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充分发挥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聚集优势,进一步挖掘本地防控物资生产潜力,重点组织防疫机械装备、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应企业扩大产能,满足防疫物资需要,为全市乃至全疆迅速控制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新疆的民族药企业,将借“一带一路”的东风,顺势而为,打通中亚市场,让新疆民族药走向世界。
(姬婷婷/于国伟)(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