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拓宽增收渠道 多元产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特色种植拓宽增收渠道 多元产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0-17 15: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为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特色养殖场 摄影 周志远)

新疆阿克苏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驻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访惠聚”工作队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壮大畜牧养殖、充实庭院经济、拓展外出务工,让各族群众用勤劳结出“致富果”。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访惠聚”工作队针对该村村情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思路,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增收的致富路。

  村民吐尔地•黑力力曾是村里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帮助他申请了小额贷款,购买了2头种牛自繁自养。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他第一年就还清了贷款。养牛的成功让吐尔地•黑力力对发展庭院养殖有了信心,经过辛勤劳作,吐尔地•黑力力摘下了穷帽子。今年,他家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在科克巴什村树立了“致富无捷径、勤劳是根本”的榜样。

除了壮大畜牧养殖,近年以来,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起了特色种植,引导群众因地制宜,把原来产量低的农作物改为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作物“金银花”。今年,农民平均每亩地收入比原来提高了1500元左右,金银花逐渐成为农民的“致富花”。

金银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保军说:“从引进种植到中间的田间管理,包括后续的除草打药,带动我们附近30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天是150元。通过今年试种,让农民确实看到了收益,农民也得到了实惠。明年,我们准备大面积在阿克苏市各乡镇大力推广,把我们的金银花产业做大做强。”

在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200亩红枣种植园内,一颗颗枣树长势喜人,给整个村子增添了浓浓绿意。种植园也是阿克苏地区灰枣改良项目示范基地,工作队与村民协商引进中华大蟠枣、柠檬冬枣等新品种,红枣改良后带动45户种植户收益,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图为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灰枣改良项目示范基地 摄影 周志远)

“在土地流转中,我们给农民每亩地每年提供600元的收入,同时再反聘农民,在这个流转的土地进行务工,这在红枣产业转型起到一个非常大引领作用,乃至在全疆都是走在前列的。”阿克苏市天泉有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梁晓军说。

  

村民帕夏古丽•麦麦提就将家里的3亩地进行流转种植,对枣树提质增效,自己还做起了微商。如今,帕夏古丽•麦麦提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特别好,我有三亩红枣地承包了给老板,我做微商的收入也特别可观,在闲余的时间还去红枣地打工,收入很好,现在我住上了宽敞的房子,各类家具家电都很齐全,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村民帕夏古丽·麦麦提高兴地说。

改变,源于精准扶贫。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依托辖区企业,积极引导村民就近务工,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过去,祖力皮亚•亚森一家5口人就靠4亩小麦维持生活,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帮助她们谋划致富措施,落实教育、医疗保障等扶贫政策,并鼓励祖力皮亚•亚森到保鲜库工作,月工资平均达到6000元。

据了解,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科克巴什村总人口173户779人。工作队驻村后就定下 “一年一个样,天天新气象”的工作目标,现在科克巴什村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庭院经济、实施环境整治,全村村民已逐步实现生活“富起来”、钱包“鼓起来”、庭院“美起来”的美好愿景。

阿克苏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驻科克巴什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于年强表示:“我们退役军人事务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紧紧把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富民兴疆这一主线,围绕品种改良、特色种植、生态建设、群众致富这一思路助推乡村振兴,实施产业帮扶,打通群众致富快车道,提高群众劳务技能水平,让科克巴什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周志远 杨宇航)(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