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玛纳斯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通过示范辐射、能人带动、合作社引领等有效举措,使锦绣海棠成为助农增收的“锦绣产业”。
包家店镇千亩锦绣海棠果今年迎来了大丰收,红彤彤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果香,第一批成熟的100多吨锦绣海棠就被深圳客商抢购一空。当地通过“农户+合作社+基地”的种植模式,使海棠果成为了农户增收的致富果。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姜建昌说:“销售非常火爆,今年第一年挂果,产量不是很高,一亩地大概收500公斤左右,根据现在市场,一公斤20块钱,一亩地可以卖1万块钱以上。锦绣海棠到第4年、第5年的时候,达到挂果高峰,产量达到1吨到1吨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姜建昌是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村民,2012年,他从辽宁引进锦绣海棠进行试种,由于该品种耐寒抗旱,非常适应新疆的土壤、气候条件,果品表现出了超越原产地的优良品质。试种成功后玛纳斯县开始推广种植。2016年,村民马桂萍加入了合作社,不仅能有分红收入,还有参与管理的工资收入。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村民马桂萍说:“在合作社打工,学习管理锦绣海棠技术,一天工钱是150元,加上我自己种植棉花和玉米,一年下来的收入是五、六万,挺不错的,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合作社将围绕基地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地理标志认定,全面推动品牌升级,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这两年,随着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姜建昌又在果园里养殖了产蛋鹅,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增加了收入。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姜建昌说:“产蛋鹅是从山东引来的新品种,一年可以下80到100个鹅蛋,这几年,鹅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个鹅蛋批发价5块钱,一只鹅每年毛利润在400块钱左右,除去养殖成本,纯利润200多块钱,我养了1000多只鹅,每年的纯利润在15万到20万。”
兰州湾镇四阜庄村村民蒋新种植的720亩锦绣海棠今年也是第一年挂果,色泽红艳、果香馥郁的海棠果吸引了不少内地客商前来订购,远销江浙市场。在镇林业站的指导下,蒋新还发展了林下经济,订单种植中药材防风,每亩保底价1800元,这让蒋新对发展特色林果业充满了信心。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四阜庄村村民蒋新说:“现在被内地客商抢购一空,预计明年每亩大概在500公斤左右的产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果农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兰州湾镇毗邻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处于富硒带,锦绣海棠的引进栽植,不仅丰富了该镇果树的品种,增加了果农收入,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副镇长王军说:“兰州湾镇党委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果农栽种符合市场预期的香妃海棠、西梅等新品种,同时加强技术指导。截止目前,全镇已发展林果业3500亩。今后,我镇林果业将发展更多的新品种,进一步提质增效,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入!”。( 朱文斌 赵蓓 马荟雁)(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