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为巴州特色林果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 巴州让树上的味道变成真金白银

临空经济为巴州特色林果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 巴州让树上的味道变成真金白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31 19: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的504蟠桃、轮台小白杏、和硕西梅、焉耆葡萄等以“鲜”著称,深受内地消费者特别是高端消费者欢迎。正如物有所长也有所短,树上的特色林果很鲜却不耐储存,二三天后,树上的味道尽失。怎样才能让内地消费者尝到树上味道,又能让果农口袋里装满真金白银?巴州临空经济顺势而为。

8月30日,巴州阿瓦提农场职工王关存正在蟠桃园里修枝、锄草,为明年树上的蟠桃再次上飞机做准备。王关存和农场另外四户人家成立了库尔勒美香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合作社300多亩蟠桃园产了近百吨蟠桃,其中30吨即摘即上飞机,发往北京、上海等内地市场,每吨比当地销售多卖1万元,这个摘季他们增收了30万元。

王关存和他的合作社的增收,得益于巴州临空经济布局。

近年来,巴州特色林果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仅2018年特色林果面积就达165.7万亩,优质林果产量56.4吨,成为果农收入重要来源;首府库尔勒市成为全疆次枢纽机场,具备朝发夕至让树上的味道变成真金白银的条件。

两年前,巴州抓住机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实施航线补贴政策,引进华厦航空公司在库尔勒建立基地,相继成立了巴州临空经济服务中心、巴州临空经济发展公司、楼兰航空公司和巴音航空公司。累计开发航线45条。通航点增至37个,其中疆内20个、疆外17个,直达北京、上海、重庆、厦门等17个主要城市。先后开出“504蟠桃号”、“小白杏号”、”西梅号”、“红枣号”、“枸杞号”、“梨梨号”等航空专班,让巴州优质特色林果产品带着树上的味道,运抵内地高端市场,摆上消费者餐桌,真金白银鼓起了果农的腰包。

“我家6亩果园的杏子,卖了10万多元。”轮台县野云沟乡野云沟村农民肉克亚·阿吾力说,她家杏园产了6吨杏子,一边摘一边走空运销售了5吨,仅10天时间,比最好的年份多挣了近5万元,尝到甜头的她,期盼着来年的“小白杏专班”让她再一次增收。

王关存、肉克亚田间地头算的增收账,是临空经济带着巴州树上味道腾空而起的缩影。今年6月以来,巴州开通多班特色林果产品货运包机,仅7月份货运吞吐量就达1243吨,同比增加43.11%。

又一架特色林果产品包机从库尔勒机场腾空而起,掠过附近的蟠桃园、香梨园,青技绿叶在风中起伏,鼓荡起对来年满满的希望。

( 邹焰忠 黄万里)(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