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超深井完井测试工具研发与规模化应用》项目 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西北油田《超深井完井测试工具研发与规模化应用》项目 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31 16: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9日,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超深井完井测试工具研发与规模化应用》项目正式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此项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机液一体丢手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完井测试工具完全国产化。

有关专家称:该技术成果今后将有力的支撑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华北地区的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深井及世界类似油藏的安全、高效、经济、长效完井测试作业。

今年六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包括中国工程院高德利院士、国内石油院校著名教授在内的有关专家对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完成的《超深井完井测试工具研发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该科技成果获授权国家专利10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发表相关技术论文5篇,制定3项企业标准。评审组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部分完井工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项目从2013年开始启动,主要以“刮管洗井一体化工具、机液复合坐封封隔器、自补偿裸眼封隔器、防阻卡桥塞”等超深井系列化完井测试工具为主,耐压从50兆帕提升至70兆帕,耐温由150℃提升至204℃。目前已经形成了碳酸盐岩超深井完井测试配套技术,解决了塔里木盆地超深井高温高压完井测试配套技术难题。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藏类型独特,属超深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顺北油田地层流体高含腐蚀性介质,属于超深、高温、常压、轻质挥发性油藏,对封隔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以前常规封隔器无法满足施工。

完井测试管理中心面对顺北油田超高压油气井,国内外封隔器无法满足施工;传统封隔器耐温耐压不满足超深井要求;井深大于6000米作业功能单一,完成整个作业需要多次下钻,耗时多,效率低,井下工具落物严重影响后期修井处理井筒作业等困难,克服了创新研发特殊井况及高性能井下工具,保障井控安全等难题,经过七年的科技研发,高温高压套管可回收封隔器、二次变径刮管器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已经在顺北油田超深井上应用并获得成功运用。

据统计,2013年以来,该成果在塔河油田、顺北油田超深井完井测试中应用达到739井次,一次成功率达到97%以上,节约完井测试时间406.26天,为西北油田建设“千万吨级油气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完井测试作业的技术支撑。

(邵洪涛 樊凌云)(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