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疗援疆助阿克苏建设南疆唯一核医学科示范病房

浙江医疗援疆助阿克苏建设南疆唯一核医学科示范病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8 22: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成功为一名肺癌多发骨转移伴疼痛患者实施了锶-89核素治疗,这再次填补了阿克苏地区该类技术空白,为肿瘤骨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升了阿克苏地区肿瘤综合治疗能力。

家住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吴先生,今年4月份因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出现“胸背部疼痛”,经过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后,疼痛逐渐加重,需要依靠止痛药,且止痛药物剂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困扰着吴先生。考虑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疗效欠佳,经医院多学科会诊后认为,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而核医学科提出的锶-89核素治疗则为重要治疗手段。

“以前听过核素治疗,但是需要去乌鲁木齐或内地治疗,很不方便,现在能在阿克苏治疗,还有浙江援疆专家把关,既省心,又放心,还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吴先生说。最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援疆专家叶雪梅主任的指导下,援疆专家与承接学员的师徒组合携手成功为吴先生实施了锶-89核素治疗。目前,吴先生疼痛明显减轻,各方面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这不仅标志着阿克苏地区核医学诊疗技术在继SPECT-CT核医学检查、甲状腺癌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碘治疗技术落地后再次取得新的突破,也标志着阿克苏地区在肿瘤骨转移治疗方面开辟了崭新领域,为广大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切实降低了肿瘤患者治疗费用。

2017年2月始,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共同委派核医学科专家奔赴阿克苏创建核医学科,援建任务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承担。至今,共先后派出章平年、龙斌、叶雪梅三位援疆专家。他们刻苦专研、踏实细致,各项任务一一落地。援疆专家们还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首要任务,通过业务学习讲座、教学查房等方法加强“传帮带”工作。通过三任援疆专家接续培养,承接学员李晶目前已娴熟掌握各项核素检查与治疗技术,并已担任核医学科科主任和新疆自治区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为放大援疆效应,充分发挥后方支援医院强大的技术人才实力,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还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设立了“核医学李林法教授远程工作站”,定期与后方医院进行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远程教学。叶雪梅等援疆专家们也经常作为咨询专家受邀参加新疆自治区核医学科标准化建设与质控检查工作。2019年3月,科室在开展核素检查的基础上创建了南疆唯一的核素治疗病房,开放床位6张,规模在全疆排名第二,并常态化开展甲状腺癌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碘治疗,不仅为阿克苏老百姓提供优质肿瘤治疗服务,也为许多来自喀什、和田、克州等南疆其他地区的各族百姓提供了便利。

至2020年6月,晚期骨肿瘤锶-89核素治疗项目落地,通过三年半时间以来浙阿两地的共同努力,核医学科从最基础的骨显像拓展到如今的近十种检查项目,从核医学检查到核素治疗,核素治疗从单纯131碘治疗到晚期骨肿瘤综合治疗的诊疗范围拓展,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诊断到治疗”、“从影像到临床”的“三个转变”,成功打造成南疆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核素诊断与核素治疗的标准化、规范化核医学科,该项工作也得到了中华核医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核医学会的高度评价与肯定,2019年11月,该学科被中华医学会授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示范基地”。

(叶锡挺)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标准化核素治疗病房

(叶锡挺)(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