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带货人拓宽扶贫路

富硒带货人拓宽扶贫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13 11: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0日,新疆焉耆县北大渠乡,新疆硒域硒都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富硒馕厂生产车间内,该乡太平渠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库地来提汗.艾拜和热依拉.托乎地正在忙碌着,揉好面团,擀成饼状,再依次抹油、撒芝麻等,库地来提汗说:“我现在一个月有2000元工资呢,就在家门口干活,我现在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呢。”

新疆硒域硒都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志刚正在统计当天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微信团购接到的订单,他说:“原来光是州内的客户要货,现在不但有州外的订单,还有内地的订单了,我们得抓紧时间完成订单。”

这种馕这么畅销,就是因为富硒。

尝试:摸索种植富硒红枣

说起自己成为富硒产品带货人之前走过的路,曹志刚有些感慨。

2014年,在沙依东园艺场种红枣的曹志刚,偶然间看到了一篇关于无癌村的新闻报道,专家说主要原因就是当地土壤富硒。他对富硒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越来越不好卖的红枣如果能种成富硒枣,不就不愁卖了吗?”

他辗转联系上了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魏立新,魏立新热心地开始对他进行技术指导。同年12月,魏立新将他种出来的红枣送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进行硒元素检测,结果硒含量达到了国家制定的富硒标准。魏立新和曹志刚都非常兴奋,决定在当地大力开发富硒产品。

2015年、2016年曹志刚就忙于参加各种交易展会,推广富硒红枣,宣传富硒产品,并将各种产品送检。

2016年8月,魏立新受邀来到了曹志刚的红枣园——沙依东园艺场二十二分场的巴州译戈果业富硒红枣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该基地也成为由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的全疆首个富硒红枣种植基地。

2017年,自治区地矿局新疆地质调查院开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有了结论性成果,在全疆已发现富硒土壤达985万亩,分布在南北疆五大区域,其中,巴州焉耆盆地采集的农作物样本富硒率高达90%以上。

当时,在富硒红枣种植路上摸索的曹志刚特别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这个结论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开拓:富硒协会抱团发展

2018年,曹志刚被巴州科技局作为科技特派员派到焉耆县北大渠乡太平渠村进行富硒马齿苋酵素的科技试验,将富硒马齿苋酵素喷洒在西红柿、辣椒等作物的叶面上,当年9月,试验成功,西红柿和辣椒的硒含量达到了国家标准。

同年,焉耆县委、县政府也对富硒产业高度重视,计划开富硒产业交流大会。而曹志刚正在着手筹备成立巴州富硒产业协会

。2018年9月5日,巴州富硒产业协会正式成立,37家会员单位负责人(包括永胜集团、瑞源乳业等巴州知名企业)——达成共识,成立巴州富硒产业协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从事富硒农产品的种植,让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富硒含量高的农产品,形成富硒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让老百姓都吃上富硒食品、蔬菜、肉类等。

2018年9月8日,新疆焉耆县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暨富硒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召开,焉耆县将对外宣传的口号加上了“硒域硒都·焉耆”,足可见县领导的重视程度。当天来自全国的富硒专家、企业家们齐聚焉耆,共同对富硒产业的发展和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交流观摩。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会上公布:焉耆盆地发现的富硒土地资源在巴州北四县(焉耆、和硕、和静、博湖)均有大面积分布,以焉耆县最为集中,分布最广泛。焉耆县绿色富硒土地540.6平方千米,包括绿色富硒耕地335.6平方千米(50.3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9.4万亩)的84.75%,焉耆县富硒土壤硒含量0.30-0.99mg/kg,平均含量0.42mg/kg,这也使得焉耆盆地成为我国第17个大型富硒产地。焉耆县富硒土壤具有集中连片、有效硒含量高及利于开发的突出优势。当年,焉耆县就新发现了红枣、番茄、辣椒、水稻、小麦等5种绿色富硒作物,属于天然富硒作物。

延伸:产品加工助力脱贫

2018年12月17日,巴州富硒产业协会委托检测的大米,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达到156微克/千克,符合国家富硒大米硒含量100-300微克/千克标准,这标志着巴州正式产出首批富硒大米。

2019年1月4日,巴州富硒产业协会委托检测的小油馕、乌鸡和面粉,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分别达到127微克/千克、177微克/千克、157微克/千克,均符合国家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

2019年,巴州富硒产业协会在州科技局和焉耆县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太平渠村的438户农民,养殖了15000只富硒乌鸡。曹志刚说:“富硒乌鸡的价格每公斤比土鸡要高10元,按每只平均两公斤计算,每只鸡多卖20元,全村仅养鸡这一项要比养普通土鸡增加收入30万元。”

曹志刚注册了新疆硒域硒都科技农业有限公司,2019年6月,州科技局驻太平渠村工作队,帮助其申请了科技援疆项目资金50万元支持,开始筹建富硒馕厂。因为太平渠村没有合适的场地,经考察,最终把厂址定在了十号渠村,当年共投资300万元建了这个550平方米的富硒馕厂,吸纳十个人就业,其中6人为太平渠村的村民,其中有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月工资2000元,干得多了还有奖金。

曹志刚说:“我们厂现在不缺订单,缺的就是技术工人,我们日产量计划达到2吨,目前正在努力达产。现在焉耆县富硒产品已走向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市场对焉耆的富硒产品已经有了认可度,我们接下来就是要扎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焉耆会有更多的富硒产品被开发出来,在市场上打出知名度,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效益:价值大增助农增收

州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军2018年1月到今年4月担任着太平渠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他亲眼见证了富硒产业协会的成长过程和富硒产品的发展历程,虽然现在已经从村里回到局里,但他还是时刻关心着富硒馕厂的发展,关心着富硒产业的发展,他说:“工作队结合焉耆富硒的实际,走差异化的道路,支持帮助有想法的曹志刚开建富硒馕厂,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众就业,并且把当地农民的富硒小麦等农产品销售出更好的价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今后,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将继续注重发挥科技优势,助力科技扶贫,为农牧民脱贫致富插上科技的翅膀。”

焉耆县副县长马建军说:“曹志刚带领富硒协会在探索发展富硒产品的路子上走出了有积极意义的步伐,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富硒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县按照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现代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建成了小麦、色素辣椒、工业番茄、小茴香等优势特色农作物基地。制定完成了《焉耆县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焉耆县富硒小麦标准化技术规程(初稿)》等。今后,我县将进一步在培植主导产业、推进规模开发、打造品牌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打造‘硒域硒都’品牌,把富硒产业做成特色产业和富民事业。”

据焉耆县农业农村局测算,全县富硒小麦认证面积1.5万亩、数量4974吨,全部存储在焉耆县包尔海乡粮库,全县普通小麦2.5元/公斤,巴州明有食品有限公司以2.63元/公斤订购包尔海粮库富硒小麦4500吨,比普通小麦增加0.13元/公斤,累计增效58.5万元。富硒小麦面粉认证数量3481吨,目前定价10元/公斤,普通小麦粉3.4元/公斤,富硒小麦粉较普通小麦粉预计增加效益2228万元。富硒馕目前定价50元/公斤,普通馕27元/公斤,每公斤增加效益23元。(周海霞)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