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产业 富村民 这波操作赞!

育产业 富村民 这波操作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11 15: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欠账1万元到收益20万元,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一路走来,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欧尔奴什村村民麦提托合提·如孜只用了两年。麦提托合提从未想过,小小西红柿竟如此赚钱。

依靠着以西红柿为主的蔬菜产业,欧尔奴什村的绝大部分村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确定脱贫路

“这个村的老百姓贫困程度不尽相同,但是一句话,都没钱。”自治区交通建设局派驻欧尔奴什村第一书记肖坤回忆2018年初来时的情景。

欧尔奴什村有237户、1049人,其中贫困户160户,744人。人均耕地不足5亩,是一个贫困发生率高达60%的深度贫困村。

当时有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和田和喀什实施,为了让村民快速摆脱现有贫困处境,肖坤首先想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28位村民去了喀叶墨项目,每月拿到了3500元的工资。2018年又恰逢安居房集中建设时期,欧尔奴什村果断成立工程队,承包本村安居房建设项目,这让50户贫困户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就在肖坤认定欧尔奴什村以转移就业为脱贫主路径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村里有近六分之一的村民会种西红柿,经过仔细的调研,欧尔奴什村最终确定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以西红柿种植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

产业渐形成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肖坤说,想法是一回事,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哪怕是一个现有技术产业的培育。肖坤一度被“干部磨破嘴、群众不抬腿,干部直喊累、群众无所谓”的困境包裹着。

怎么办?就在肖坤一筹莫展之际,他发现了外出打工的麦提托合提·如孜也有种菜手艺,怀着外出打工的村民思想更开放,更愿意尝试的一点侥幸心理,肖坤拨通了麦提托合提的电话。

没有太多的“苦口婆心”,整个“游说”过程异常简单,只是说了种菜前景异常光明,会比现在在公路建设项目上打工更赚钱。

麦子割完的时候,麦提托合提回村了,他的回村让20几位村民也欣然答应试一试。肖坤既高兴也倍感责任压力重大,他请专家“把脉”指导,还在和田市北慕蔬菜批发市场租用摊位、定点批发,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

这一年,麦提托合提将家中全部的土地都种上了秋延西红柿。5亩地他赚了6万多。村里的300亩西红柿、大白菜、胡萝卜也迎来了大丰收,这让首批报名种菜的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000元。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服村民的。2019年,175户村民加入到蔬菜种植中来,蔬菜种植面积从300亩上升到1200亩,欧尔奴什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瓜果村。

引领致富路

麦提托合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原本想多赚些钱还债的简单想法不仅实现了,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麦提托合提的媳妇阿依姆妮萨·麦麦提患有慢性心脏病,医疗开支大。家里4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几亩土地。2018年,为了给阿依姆妮萨看病,家里欠了1万元。

“现在不仅还清了欠账,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2019年在肖坤的帮助下,麦提托合提承包了50亩土地继续种植西红柿、萝卜等蔬菜,还买了辆线路车跑和田市,并和弟弟共同投资建设了80平方的冷库,用来储备蔬菜,供冬季销售。2019年,仅销售蔬菜麦提托合提就赚了20万。

乡村大舞台上,麦提托合提讲述着自己的蜕变之路,他朴实的话语,“梦”一般的故事激励着身边更多的年轻人……

全村75%的农户种植蔬菜,40%的收入来自蔬菜,人均收入已达12252元,欧尔奴什村通过蔬菜产业自我造血,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 张可静)(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