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示范引领促增收

劳模示范引领促增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10 08: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西红柿叶子枯萎的原因,是你把肥料直接放到根部烧了根,正确的施肥方法是把肥料放到两棵西红柿的中间。”5月5日,正当人们都在享受五一小长假时,新疆洛浦县洛浦镇巴什恰帕勒村种植大户麦赛迪·艾尔西丁却紧抓农时,奔走在自己及周边种植户的大棚之间,指导大棚蔬菜种植。

山普鲁镇色日克村村民艾力·吐尔逊托合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开始从事温室大棚种植,并移栽了麦赛迪培育的西红柿苗。麦赛迪不仅免费提供了种苗,还全程跟踪进行技术指导。“这棚西红柿已经卖了2万元多元,还剩最后一茬,我想追点肥,没想到就出了问题,只好又把麦赛迪大哥叫来帮忙了。我是第一次种大棚,幸好有麦赛迪大哥给我教技术,有不明白的,我就赶紧找他,或者电话微信、或者到棚里来,他都耐心认真地给我教。”艾力激动地说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麦赛迪·艾尔西丁原是洛浦镇一名普通的农民,受内地来疆菜农通过大棚种植蔬菜收入可观的启发,1995年他便也承包4亩地,建起小拱棚开始发展蔬菜种植。当年即收入6000余元的第一桶金,让麦赛迪更回坚定的信念。随后,他积极地参加县上的各类科技培训以积累科学种植知识,并多地自行前行内地参观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经过不断的学习尝试和探索,麦赛迪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温室大棚种植管理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温室大棚种植专业户和致富状元,并积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主动指导帮助周边的人通过种植大棚增收。因其表现突出、带动作用明显,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2015年开始,麦赛迪结合设施农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己在温室大棚种植方面的丰富经验优势,及时将种植模式从蔬菜种植销售调整为培育蔬菜种苗,以满足当地种植户的需求。“我一边从内地引进优良蔬菜品种,一边学习琢磨育苗技术。培育出来的苗子,我自己先试种,试种成功后再推广给乡亲们。”麦赛迪憨厚地说道:“从本地培育的苗子,移栽的成活率更高。政府千方百计帮助咱们老百姓增收,我也要为建设家乡尽一份力,为乡亲们增收脱贫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和不菲的资金投入后,麦赛迪成功培育出了优质西红柿种亩,还提高了西红柿产量。不仅如此,他还免费为周边的大棚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种植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积极搜集各类信息,借助自身资源联系销售渠道,帮助大家打通销路,确保增产增收。在麦赛迪的带动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设施农业发展中来。

如今,麦赛迪将自己的11座温室大棚发展成了蔬菜品种培育、种植销售为一体的蔬菜种植基地,年纯收入达15万元。2019年,麦赛迪培育的西红柿苗在全县200多个温室大棚中推广种植,棚均产量达4.5吨,棚均收入2.5万元,带动150余村民增收。

而麦赛迪的种植基地,也为当地15名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员工古海尔妮萨·买买提是该县洛浦镇巴什恰帕勒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开始在种植基地上班,已成为管理骨干,她开心地说道:“我每个月有2500元的稳定工资,在这里不仅挣到了家,还学到了技术。我在家也种了一个小拱棚的蔬菜,一年也能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家已经脱贫啦!正计划再承包个温室大棚稳定增收。”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麦赛迪用劳动为自己及家人创造了美好生活的同时,还默默奉献、身体力行地带动引导乡亲们发展种植,依靠勤劳和科技增收脱贫,充分发挥了一个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

(李蓉 阿不力米提·图尔贡)(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