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温宿河畔村:用心书写群众满意的法治答卷

新疆温宿河畔村:用心书写群众满意的法治答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4-01 09: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穿过新疆温宿县托乎拉乡河畔村的文化长廊,一幅幅文字和照片默默叙述了河畔村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对法治建设的奋斗与坚守。这其中,占了一整个展牌的98条河畔村村规民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为首第一条,就是要求村民提高法律意识,规范自我管理。

走进这座祥和的村庄,法治的种子散播到了每一个角落。河畔村方志馆、村党史教育馆、农家书屋、幸福广场、果业合作社……安定和谐的背后,是河畔村将“法治”与“德治”同步走的结果。

在法律难题上,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在普法宣传上,有“法律大讲堂”“道德大讲堂”等活动针对村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河畔村还积极构建了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法制宣传栏等宣传新阵地,把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融合展览。

“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村民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河畔村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阿克苏地委史志办驻河畔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鲁福贵说。

为强化“德治”,村委会还根据村情民意于2016年10月4日组织全村360名户主参与制定了村规民约,共4章98条,内容涉及土地管理、社会治安、村容村貌、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向村民大力宣传,形成了“家家争学村规,户户自守纪律”的局面,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达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目的。

“村规民约是我们大家共同商讨的成果,也是我们作为村民必须要履行的责任。现在村子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邻里间连吵架都很少发生。”村民艾合买提·穆萨说。

疫情期间,河畔村的法治建设也未曾止步,成立联合走访小组,并通过微信、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及时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新冠肺炎防控手册》等法律法规及防疫知识。

村民古米热·赫依提表示,联合走访小组在疫情攻坚期,为我们宣传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知识,让我们学习了新冠肺炎的症状以及防疫措施,让我居家也感到很安心。

幸福广场的两侧,一朵朵杏花正含苞待放,法治随着春风轻轻拂入了每一户河畔村民的心中。(刘美惠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