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海关助力渝新欧集拼集运班列 暨安智贸铁路试点航线顺利发运

乌鲁木齐海关助力渝新欧集拼集运班列 暨安智贸铁路试点航线顺利发运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23 17: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2日下午17:00,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成功开行首票“重庆—乌鲁木齐—杜伊斯堡”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暨“乌鲁木齐—鹿特丹”安智贸测试班列。由乌鲁木齐海关隶属乌昌海关辖区企业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生产的重量为42吨货值为4万美元的L—赖氨基酸盐酸盐(饲料级)将搭载此趟班列驶向欧洲荷兰鹿特丹。这是中国首票中欧班列集拼集运业务暨安智贸货物实单测试业务。

此趟渝新欧班列作为全国第二条参与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集拼集运的线路,挂有41组集装箱从重庆出发,到达乌鲁木齐后加挂2组安智贸测试集装箱,共同发往欧洲。

据了解,集拼集运模式是乌鲁木齐海关和中铁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携手,推进中欧班列创新发展,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大举措。乌鲁木齐海关积极创新班列监管模式,以缩小中欧班列海关监管单元、开展集拼集运和内外贸货物同列运输为突破,不断优化监管机制,全力推进集拼集运业务,研究制定“海关E物流”方案,将海关对班列的监管单元由“列”变为“节”,以此实现班列集结、货物集拼、内外贸货物同车运输,提升班列运营经济效益,推行疆内铁路转关模式,全力保障(中欧)西行班列快速发展、高效发运。

该模式运行后,它使得班列在乌鲁木齐由“过路”变为“集结”,突破班列全程直达限制,推动班列舱位共享、代码共享、资源共享。新疆本地产品可以利用内地发出的中欧班列运力,以加挂补轴的方式搭便车,实现阶梯直达、快速接力运输,进一步扩大中欧班列的开行规模,提高开行频次,促进乌鲁木齐、重庆两地产业合作共赢、区域协同发展,同时为新疆货物出口欧洲搭建了一条快速运输通道,对于充分发挥乌鲁木齐货物集散地和铁路大枢纽的区位优势,拉动新疆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为解决中欧班列运行中出现的国际协调合作困难,境外通关障碍等困难,今年海关总署将安智贸项目作为支持落实“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安智贸”的全称是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是全球第一个全面落实世界海关组织《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的示范性项目。该项目是通过中国与欧盟海关以及海关与企业间合作,实现多个地区、多个国家之间海关货物通关时能一次通关,一次报验,而不需经过不同国家、不同海关多次报关、多次通验,并且对每个集装箱及箱内货物进行全程监控,建立安全便利智能化的国际贸易运输链。

据了解,加入“安智贸”试点的企业将获得三大便利:一是提前报关,优先审单,优先办理货物查验和放行手续;二是降低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率,并共同认可任何一方的查验结果,避免重复查验,缩短货物滞港时间;三是恐怖事件引起贸易链中断或当局加强港口管制情况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参与企业货物的快速通关。

2015年11月,在安智贸第二十六次工作组会议上,中欧双方一致同意开通厦门通过新疆阿拉山口至波兰马拉舍维奇的铁路航线。至此,乌鲁木齐海关进入了“安智贸”时代。

乌鲁木齐海关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得益于这个局面,“安智贸”项目可通过与新疆本地优质企业深度融合,借助中欧班列向西通道以及公铁海联运班列“东联西出”“西联东出”,积极响应优化进出口贸易营商环境政策帮助新疆本土企业走出去,同时增强与沿线国家间的互惠互利和边境监管合作。乌鲁木齐海关积极推进辖区企业参与“安智贸”项目,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安智贸”的好处。

此次安智贸测试首次选用新疆“本地造”企业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通过本次集拼集运加挂两节氨基酸产品,开通乌鲁木齐至鹿特丹铁路试点航线,推进乌鲁木齐海关与荷兰海关数据交换,确定共同风险规则,互认海关监管、通关便利等工作,为支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发展,提升乌鲁木齐国际陆港中枢集货功能,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具有里程碑意义。

乌鲁木齐海关副关长吴卫表示:“下一步,乌鲁木齐海关将与政府、铁路部门进一步深度合作,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全会关于推进‘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工作部署,最大限度发挥乌鲁木齐区位优势,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班列运行效益,助推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集拼集运业务上规模,同时海关将通过中欧‘安智贸’中哈‘关铁通’等国际间海关合作项目,不断致力于畅通一带一路沿线海关 ‘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乌鲁木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杨逸萌 唐宇)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