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窝子”到砖房,从砖瓦房到带电梯楼房

9月15日,87岁的冯万祥(左)和老伴谢莲香在给家中的绿植浇水。1953年,面粉厂盖了三栋拱形砖房(墙体是用砖、白灰和黄土砌成,房顶苫草),每栋砖房都有两层,底下一层是宿舍,上面一层用来办公。

从“地窝子”到砖房,从砖瓦房到带电梯楼房

2019-09-18 09: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5日,87岁的冯万祥(左)和老伴谢莲香在给家中的绿植浇水。(记者盖煜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 (记者盖煜)讲述人档案(姓名:冯万祥年龄:87岁居住地:友好北路片区管委会泰华社区中石华府小区)

  从70年前的“地窝子”,到现在的带电梯楼房,要说起在乌鲁木齐生活的这70年,我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住房条件的改变。

  我是1949年10月3日随部队从甘肃到乌鲁木齐。那时候,住在八一面粉厂附近的“地窝子”里,一个土台子上面铺点草,12个人并排挤着睡。

  1953年,面粉厂盖了三栋拱形砖房(墙体是用砖、白灰和黄土砌成,房顶苫草),每栋砖房都有两层,底下一层是宿舍,上面一层用来办公。当时这三栋砖房可是洋气的不得了,虽然一间房只有5平方米,但房子里能照进太阳。我们用木板子搭了个1.4米宽的床,床边还架了个炉子取暖。

  第二年,我家人从老家来到乌鲁木齐。那一年,单位里很多同事都把老家的亲人接到了身边,人口多了,砖房挤不下,单位就建了四排砖瓦房,一排可以住七八户家庭。能住上砖瓦房在

  当时让人羡慕,28平方米大小的屋子被隔成里外间,父母、弟妹住外间,我和媳妇、儿女住里间,为了节约空间,都是高低床。

  1962年,我从八一面粉厂调到了乌鲁木齐粮油机械厂工作,全家人也搬到了喀什东路居住。30平方米大小的砖瓦房是我和同事们一起盖起来的。

  住房条件得到真正改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搬进了面积74平方米的砖瓦房,房内有一个客厅、两个卧室、一个厨房,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上下水和卫生间。

  1994年,我离休了,妻子也退休了。我们搬到小西门附近的自治区粮食局家属院,那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住进楼房。住进去才知道,住楼房再不用为上下水发愁,卫生间干净方便,我们老两口也享福了。

  2015年,我们买了现在这套房,老楼房我们住四楼,年纪大了上下楼不太方便,现在这个房子有电梯,离孩子们也近。小区里绿化也搞得特别好,健身器材就在楼门口,我和老伴吃完饭就下楼遛遛弯,锻炼一下身体。

  如今四世同堂,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也组建了8个小家庭,儿女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和我们挤在一间小屋子里生活,各自都有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房内家具、家电配备齐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老百姓的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居住环境和质量逐年提升,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还有了健全和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家的变化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我们国家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记者手记

  住房变迁见证幸福生活


  当冯万祥坐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回想起自家住房的变化,百感交集。

  住房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这座城市里,冯万祥一家的变化只是各族居民住房变迁的一个缩影。

  住房的改变,不仅仅是建筑的变化,更见证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房子不仅是容身之所,更是家和万事兴的注脚。

  从瓦房到电梯房,从“居住小区”到“居住综合体”,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不断刷新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记忆。

(盖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