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进伊拉克:石油精神照亮海外油田服务之路

“清风”吹进伊拉克:石油精神照亮海外油田服务之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14 14: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45℃的高温暴晒下,要经过长达6个多小时的安检和登记,指纹录入、瞳孔拍照、行李安检,31名第一批到达伊拉克的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员工深刻感受不一般的环境。

这是一批承担伊拉克战后油田重建工作的新疆石油人。经济制裁、多年战乱,使得盛产石油的伊拉克民不聊生,发展经济成了伊拉克政府维护安全局势的关键。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于2011年4月承揽了伊拉克战后第一个石油合作项目,即艾哈代布油田的投产、维保和管理。

在动荡中坚守

准东采油厂是新疆油田公司第一家以整建制到海外承包采油厂管理的单位。主要负责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的开发建设,涉及艾哈代布油田发电、原油生产与外输、污水处理、天然气处理等系统。而以准东采油厂员工为主体成立的伊拉克艾哈代布采油厂,是中国石油创建“海外大庆”20年来,中国人人数最多、中国人独立管理的一个千万吨级油田的采油厂。

在第一批新疆石油人来到艾哈代布时,美军尚未完全退出伊拉克,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人人都有慌张和恐惧,尤其在2014年6月IS极端武装突袭伊拉克首都时达到顶峰。

艾哈代布油田属于瓦西特省,距离首都巴格达只有180公里,当时IS极端武装快要打到巴格达了,艾哈代布油田其他单位很多人员都要求辞职、回国。

“如果出事,我一定最后一个走!”准东采油厂厂长王宁在去伊拉克之前向所有员工这样许诺。为了这句承诺,在局势如此危急之下,已经回国的王宁毅然决然坐上回伊拉克的飞机,辗转回到油田,同每一位员工坚守在第一线。

“回国的飞机是满的,到油田的飞机只有我一个人。”王宁说。

上级领导的到来让军心得以稳定,他们没有一个人打报告要求回国,而是冒着危险,在荷枪实弹的警察护卫下,在近50度的高温下,穿梭在各个井场继续工作。在人员缩减近一半、工作量翻倍的情况下,准东人保证了原油产量一吨未减。

在与动荡的社会条件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下,艾哈代布油田于2011年6月21日第一次投产,20天后,合格原油正式对外输送;100天后,巴格达炼油厂装车站投用;5个月后,原油作业产量突破百万吨,提前3年实现二期年600万吨产能建设任务。

截至今年3月底,艾哈代布油田已具备年700万吨原油处理、年8亿立方米天然气处理、日5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LPG)和日20吨硫黄生产能力,快速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石油致力于成为伊拉克优秀企业公民和同行优选、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过去十年间,我们携手国际同行和伊拉克的合作伙伴,为实现伊拉克原有增产计划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作为服务商参与伊拉克石油工业重建和复兴工程,我们注重培养伊拉克本土的石油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造福当地社区。”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宜林说道。

在发展中共享

“如果没有油田发展,我们的生活差别会很大,工资、就业都会减少。”来自艾哈代布的商店店主侯赛因说。

2012年艾哈代布油田项目启动后重新修整道路,而侯赛因家的小店正位于艾哈代布油田路边,原来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不仅方便了当地百姓交通,也增开了许多电器店、洗车店等。短短7年时光,侯赛因家的小店也和油田一样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一家只售卖冷饮、基本用品的小店到成为现在附近村落最大的商店。

而侯赛因除了经营商店以外,还有一个身份,叫做“看井人”。顾名思义,看井人的职责就是看护属于自己的井场,并以此获得一定的收入。这是艾哈代布油田首创的“家庭井场承包看护制”。

“家庭井场承包看护制”,就是将艾哈代步油田站外各井场及运输站的日常看护工作交给井场土地所有主家庭。各家庭指派两名家庭成员作为井场看护人,负责看护其家庭承包的井场,并于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此举可让农户们直接受益。侯赛因家族里就有5个人在油田工作,其中4名看井人、一名石油警察。

“这项制度给村民的家庭带来了切实的收入,每个月能领到固定工资,给很多生活困难的村民带来了希望。”油区Eshibiliya村的Kamil村长说道。

此制度坚持优先使用当地用工的政策,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油田也持续提高用工本土化程度,加大当地员工的培训培养力度,提升当地员工在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重要岗位上的比例。艾哈代布油田项目本地化率已达到79.1%。

除了提供工作岗位,艾哈代布项目还自费购买天然气处理设备,向当地居民免费提供液化石油气。每天500方液化石油气,由艾哈代布油田进入瓦西特省30多万户家庭,安全清洁的家用燃料不仅使省内百姓受益,更惠及到巴格达和卡尔巴拉等地区。同时还为伊拉克新建的最大发电厂——祖拜迪电厂提供了燃料之源,支撑起伊拉克首都巴格达60%的电力供应。

作为伊拉克战后第一个对外石油合作项目和第一个投产的油田项目,艾哈代布采油厂始终坚持最大程度地把油田开发的经济红利留在当地,共享发展机遇,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活力。对战后重建及恢复民众信心、促进当地经济腾飞做出重要贡献。

自2011年项目投产以来,石油美元已成为当地政府最为稳定的收入来源,所在的瓦西特省从农业省变成工业省,极大改善了当地面貌,赋予了当地现代化石油工业城新的梦想。

在希望中前行

“你们在这里不畏艰难常年坚守,扎根海外为国奉献,向你们致敬!”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陈伟庆说道。

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作为一个中国团队,在艾哈代布油田始终秉持着“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奉献精神,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石油精神,赢得了甲方单位的信赖,因此连续6年签署了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项目承包合同。

在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的成功不仅扩大了新疆油田原有的业务规模,还进一步提升了新疆油田在中亚及中东地区的市场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油田开始与准东采油厂合作。

“这次交流的主要目的是感谢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和准东中亚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共同协助我们的油井增产,带来可观的效益,并希望我们能继续交流合作。”2015年3月17日,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石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铁木耳·穆拉特里耶夫在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考察时说。

在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利用自身技术对协助吉尔吉斯斯坦油井增产成功后,2015年5月,合作马利苏油井修井项目,签订了一批老井增产、复产合同,日产油增加了100多吨。

在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的参与支持下,中亚天然气保供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向国内转供天然气达到484亿标方,约占中国同期消费总量的15%以上,惠及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发展,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的海外业务已扩展至中亚、中东和非洲3个区域6个国家,业务涉及油气水集输处理、采油、注水、采供水、发供电等多个领域,为6个海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伟大倡议,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驻疆央企,除了维护新疆总目标,我们还将不竭余力地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做出积极贡献。”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实践课堂——发现•纪录大美新疆”实践成果 周丽 刘钦文)(照片由新疆油田公司新闻中心提供)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