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和县利用养殖产业链带动经济发展

新疆新和县利用养殖产业链带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8-12 11: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2日新和电 新和县天宇绿色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位于依其艾日克镇乌尊阔恰村,是一个集肉牛高效育肥、饲草料生产加工与销售、有机肥堆肥发醇制作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畜牧养殖基地。

该养殖小区按照“良种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绿色生态养殖”的原则,采取“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市场”发展模式,实行“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改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六统一”经营模式。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畜牧业干部艾则孜•阿布都瓦依提表示,本养殖区主要牛种类为西门塔尔牛,对防御要求高,每星期一打一个牛口蹄疫疫苗防疫针,新买牛犊的必须打预防针,并且兽医定期来检查。合作社共有技术员24人,每年都参加定期培训,并请新疆农业大学教授来讲解专业的养牛知识。

养殖小区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综合利用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新疆绿天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畜禽养殖粪污收购协议,按照每立方40元的标准出售畜禽养殖粪便,经该公司无害化处理后自行销售,充分实现畜牧养殖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累计出售粪污2700立方,收入10.8万元。

新和县绿色肉牛产业园天宇养殖小区合作社理事长斯马义•阿巴斯表示,目前养殖小区有牛4500头,主要包括养殖大户和散户寄样的牛,寄养的牛主要是贫困户的,由国家每年每户拨2万元,购买了两头牛,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3年的合同,一共寄养了492头牛,到年底每户分红2400元。

同时作为养殖大户的斯马义•阿巴斯说:“自己从2006年开始养牛,最开始只有5个奶牛,一个月能收入5000-6000元,用了10年时间将牛的数量扩大到了100头,截止到目前为止,养殖扩大到了450头牛,期间,为了更好地养好牛,去过山东辽宁学习养牛经验,去年4月由合作社担保贷款200万,现在一年能够赚100万”。

另外,为了更好的发展养殖业,新和县建立了畜禽交易服务中心,该中心采取“债券资金+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的方式建设,建成后产权归塔什艾日克镇9个贫困村所有。中心运营采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自中心投入使用以来,每周三、六开放交易,周平均交易牛2100余头、羊1500余只、禽类2200余只(羽),正在逐步成为南疆最大的畜禽交易集散中心。截至记者发稿,累计开发保安、保洁员等就业岗位16个,带动14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开发交易摊位564个,扶持带动103名贫困人口通过创业实现脱贫,人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为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林霞)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