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洛浦县纳瓦乡尕帕阿日希村的爱心沙发厂大院,工人们正在紧张在序地进行着框架打底、裁剪缝纫、黏合海绵、订装外套……完成所有操作流程后,一件件款式新颖、做工细致的沙发、包床就映入眼帘。
工人将已出售的沙发装车(周新艳摄)
据悉,此爱心沙发厂于2018年12月投产运营,现有工人52名,分缝纫、木工、包装三个生产小组,生产的沙发、包床样式美观、质优价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目前产品销售不仅覆盖了洛浦城乡,还销往和田、阿克苏、喀什等地区,订单源源不断。员工工资按保底工资+计件工资支付报酬,人均月工资近2000元。“我们把厂房建到村里的目的,就是吸纳当地的村民就近就业。从建厂到运营管理销售,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帮助,所以我们要尽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盈利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实现共赢为脱贫攻坚助力。”
工人将黏合配件(周新艳摄)
缝纫组工人努斯热提·如孜买买提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一直在家操持家务、干农活,无技能也无其他收入。村里的沙发厂建成后,她成了厂里的首批员工,目前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当时想着厂子离家近,能照顾家和孩子,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很担心自己什么都不会厂子不收。没想到进厂后有专门的老师教,我现在已经是缝纫组的熟练工啦!”说起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努斯热提无比开心:“有了收入,手头就宽裕啦,不用再为买日常生活用品发愁,逢年过节还可以适当地添置新衣物。”
工人在装套(周新艳摄)
为了让沙发厂顺利落地运营并尽快产生效益,自治区水利厅、洛浦县文旅局驻尕帕阿日希村工作队及该村村两委主动作为,积极与企业对接沟通,配合支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在投产后又安排一名工作队员和一名村干部协助企业做好日常管理,协调解决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各类问题,确保企业生产顺利进行。该村第一书记肖玉健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让村民增收脱贫致富是我们的初衷和心愿,所以我们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落户企业做好服务,让企业安得下心留得住,以产业带动发展,实现企业、村集体、村民多方互助共赢。”(李蓉 周新艳)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