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能集团)园区变电站内,一座座白色机巢开启舱门,6架无人机自动升空,按照预定航线飞向戈壁上的输电线路——标志着南能集团智能巡检无人机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此次低空经济无人机项目落地,将全面改善第一师阿拉尔市电网巡检工作,提升供电可靠性,推动第一师阿拉尔市能源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
空中,无人机沿电网线路自主飞行,在铁塔与导线之间灵活穿梭。机载高清摄像头精准捕捉绝缘子、线夹等关键部位的细节。变电站内,工作人员紧盯屏幕,实时查看传回画面。“过去,电网运维主要依靠巡检人员借助望远镜观测、攀爬杆塔,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风险,数据记录也不够便捷。”南能集团新疆供电分公司输变电检修中心党支部书记高原说,“如今,无人机单次飞行即可完成4公里输电线路的巡检,单台每日可实现40至50基杆塔的精细化巡视,效率提高了10倍。”
据了解,该项目搭建了“无人机+智能平台+光伏储能”一体化巡检系统,计划布置76台筑巢式无人机和配套机巢。这些设备将重点覆盖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线路,包括全部220千伏线路,大部分110千伏线路和35千伏线路。
技术层面,无人机融合了激光雷达、RTK高精度定位与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全自主精细化巡检。供电方面,部署在电力铁塔旁的机巢采用光伏板储能供电,变电站内的机巢则接入站内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协同保障机巢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无人机的频繁起降提供稳定支撑。
项目还同步搭建了电网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了地理信息可视化、设备互联和空域调度等功能。工作人员在平台上一键下发任务,无人机就能自动执行巡检,数据实时回传后,AI自动识别缺陷并生成报告,推动电网运维从“以人为主”转向“智能运营”。
南能集团新疆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王胜莲表示:“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分阶段推进项目实施,陆续引进70余台智能无人机及机器狗,不断拓展无人机在电网运维中的更多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南疆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全覆盖,为第一师阿拉尔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赵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