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双十一” 守护群众“放心购”——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联合亚欧东路街道丝路社区及辖区司法所开展“双十一”普法宣传活动

法治护航“双十一” 守护群众“放心购”——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联合亚欧东路街道丝路社区及辖区司法所开展“双十一”普法宣传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1 13: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双十一”购物狂欢季来临之际,为防范化解消费纠纷,提升消费者依法维权能力,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联合亚欧东路街道丝路社区及辖区司法所组成普法宣传队,紧扣消费热点,于11月10日,开展“法治护航双十一 理性消费防陷阱”主题普法宣传活动,以精准普法为群众“买买买”筑牢法治屏障。

(宣传队员向群众普法现场)

活动中,普法宣传队走进每周一的“城市巴扎”,通过设置普法咨询台、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有奖问答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宣传内容聚焦“双十一”期间高发的价格欺诈、定金纠纷、虚假宣传、售后推诿等问题,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规定,用“案例+解读”的方式,拆解“先涨后降”“虚构销量”“七日无理由退货限制”等常见消费套路,清晰告知消费者维权流程、证据留存要点及合法救济途径。

(宣传队员向群众普法现场)

“商家标注‘特价商品不退不换’合法吗?”“预售定金和订金有啥区别?”面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宣传队员们逐一耐心解答,重点强调定金不退的法定情形、网购商品举证责任分配等关键知识点,提醒消费者购物时选择正规平台,妥善保存订单记录、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遇到纠纷可通过12315热线投诉、申请平台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针对老年群体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宣传队员们还专门讲解了虚假促销、刷单诈骗等风险点,引导老年消费者理性购物、谨慎付款。

(宣传队员向答题群众发放小礼品)

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发放印有普法标语的小礼品4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60余人次,覆盖群众180余人,有效破解了消费者“维权不知法、遇事不会办”的难题,获得了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法律知识太实用了,之前不知道定金和订金差别这么大,现在清楚了,购物也更有底气了。”市民赵女士说道。

下一步,霍尔果斯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平台推送消费维权短视频、法律问答等内容,延伸普法覆盖面。同时,加强与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畅通纠纷化解绿色通道,以司法力量护航消费公平,营造安全放心、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冯华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