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伊犁河谷,层林尽染,硕果飘香。
近日,在新疆察布查尔,一场关于订单“甜蜜”产业的丰收盛宴正浓墨重彩地铺展。
晨曦微露时,薄雾如纱笼罩着阔洪奇乡的万亩良田,连片的甜菜地宛如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翠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折射出晶莹的光泽,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笔者走进察布查尔县广运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旗下的琼塔木村、玉尔坦村甜菜种植基地,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一望无际的甜菜地整齐划一,一颗颗甜菜饱满壮实,稳稳地扎根在土壤中。
田间地头,现代化农业机械往来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打叶、削顶、起挖、清理、装运等一系列收获作业一气呵成,精准高效的机械化操作,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彰显出现代农业的强劲活力。
在大型自动上装机的助力下,一颗颗带着泥土清香的甜菜被有序装载到运输车辆上,满载着丰收喜悦的车辆排成长龙,缓缓驶向新疆四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糖厂,构成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丰收画卷。
田埂上,农民们望着远去的车队,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甜蜜”的幸福感。
“今年我们合作社总共种植了1.2万亩甜菜,从目前的采收情况来看,亩均产量能达到6吨到7吨,这可是实打实的好收成。”察布查尔县广运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辉指着丰收的田地,言语间满是自豪。
这样的好收成和好效益,离不开订单农业带来的保障。
“早在播种前,我们就与新疆四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糖厂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每公斤甜菜的收购价格定为0.57元,这让我们种植户心里有了底,敢于放心投入。”陈辉介绍,订单农业不仅给了种植户稳定的预期,更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跟着订单种,收入有保障”的甜头。
除了订单带来的“定心丸”,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专业的技术支持,更是甜菜丰产的关键。“从春播到秋收,我们全程采用机械化操作,不仅效率高,还能保证种植质量。”陈辉说,糖厂专门派遣了专业技术团队,从地块规划、科学施肥到田间管理,提供全方位、一对一的技术指导,让种植户们真正感受到了科技兴农的力量。“合作社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从4月份播种到现在,农民们每人每月工资都在6000元以上,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我们的甜菜种植地块都是高标准农田,配套了先进的滴灌系统,这可是丰产的‘硬支撑’。”察布查尔县广运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员张云科满脸笑容地介绍,糖厂的技术人员根据甜菜不同生长周期的需求,量身定制了科学的浇水施肥方案,“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怎么施肥才能保证养分充足,技术人员都给我们讲得明明白白,按照这个方案管理,甜菜长得又大又好,产量和质量自然错不了。”
察布查尔县地处伊犁河谷,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独特的自然条件为甜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推出“信用社+合作社+制糖企业+农户”四方联动发展模式,全力推动甜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全县共种植甜菜4.1万亩,形成了从种植、管理到采收、销售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在这一联动模式中,各方各司其职、协同发力:信用社主动靠前,为种植户提供足额的种植贷款支持,解决了前期资金周转难题;制糖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统一供应优质甜菜种子,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收获期还专门调配专用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上门采挖、拉运订单甜菜,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采收销售;合作社则负责整合土地资源、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协调务工就业等工作,搭建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种植或在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多元增收。
如今,随着甜菜陆续采收上市,种植户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每一个甜菜种植户家庭都走上了增产增收的致富路。订单农业带来的稳定收益,机械化种植降低的劳动强度,技术支持保障的丰产希望,让“甜蜜”产业不仅是甜菜“糖”的味道上,更成为察布查尔县糖农们生活的底色,实实在在“甜”在了糖农的心坎上。
(中国日报 记者 毛卫华|华岩明 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