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25日电(记者毛卫华)金秋十月,昆仑山脚下的“天边小城・玉都且末”流光溢彩、硕果盈枝。10月25日上午,一场融合玉石文化、红枣产业与全域旅游的盛会——且末县2025玉石文化暨红枣嘉年华活动盛大启幕,全面展现了新疆且末在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探索、新成果。
作为推动特色资源转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本次活动由且末县玉石协会与红枣协会联合主办,不仅邀请到政企各界代表齐聚一堂,更通过表彰先进、产业签约、文旅推介等多元环节,系统呈现了且末在玉石与红枣两大特色产业中的发展活力与品牌潜力。
在开幕式上,且末县党委副书记、县长波来提・卡依尔等领导与嘉宾共同启动开幕仪式。波来提・卡依尔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落实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推动玉石文化与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指出,且末将以系列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全疆领先的玉石产销基地与有机红枣产业示范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热忱欢迎全国投资者前来兴业发展,助力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活动现场,且末县对一批优质有机红枣种植户、优秀玉石与红枣企业、诚信玉石商户进行了表彰。同时,新聘任了一批文化旅游、玉石与红枣宣传大使,进一步强化区域公共品牌推广。此外,“玉都电商网红大赛”结果揭晓,三强玉业与宋小超分获殊荣,展现出且末在电商新业态与数字营销方面的积极探索。
且末县玉石协会会长康智在发言中回顾了且末玉文化的深厚底蕴。他介绍,且末作为“玉石之路”发祥地,素有“且末归来不看籽”之美誉,所产玉石密度高、油性好,尤以羊脂白玉著称。康智表示,协会以玉为媒,推动建成集展览、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玉石标场,形成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的综合体,为业界搭建起交流合作的高质量平台。
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董事长马国钦高度评价且末玉的独特价值。他表示,且末玉不仅是中华玉文化的瑰宝,更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他期待且末继续以玉为纽带,推动玉文化与红枣产业协同发展,开辟融合人文与景观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红枣产业环节,县红枣协会代表、小宛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德军分享了协会十九年来“守护品牌、赋能发展”的初心与实践。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构建联农带农机制,且末红枣凭借“皮薄肉厚、核小汁甜”的优良品质,已成为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
作为战略合作方,成都市蜜缘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喜在开幕式上推介且末红枣。他介绍道,且末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与巨大昼夜温差,造就了红枣超高糖度与纯正色泽,加之枣农长期坚守有机种植标准,使且末红枣成为市场稀缺的优质产品。刘同喜表示,公司将全力推动且末红枣走向全国,让优质农产品惠及更多消费者,持续助农增收。
活动期间,红枣产业商务签约仪式顺利完成:且末小宛有机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与成都蜜缘食品有限公司、巴州戈壁枣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英吾斯塘乡阿瓦提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现场签署合作协议。这一系列合作将有力推动且末红枣实现产销对接与品牌升级,助力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随后,波来提・卡依尔、康智为新建的玉石小镇揭牌,该小镇将成为且末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的新地标也标志着且末文旅产业载体进一步完善,为后续项目落地与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且末将以旅游精品环线为牵引,串联“山、水、城、田”,持续书写“诗和远方”交融并进的新篇章。
新疆且末县2025玉石文化暨红枣嘉年华活动开幕式在揭牌与签约仪式的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不仅是特色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为且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立足新征程,且末将持续拓宽“文旅+”的融合维度,提升融合效能,将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胜势。一幅以产业振兴为基石、以富民增收为核心、以城乡共美为画卷的且末特色发展蓝图正加快变为现实。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马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