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驻疆空军部队在机关体育馆启动“礼赞胜利八十载·攻坚百年向未来”主题书画摄影展评活动,通过官兵创作的书画摄影作品,重温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抗日战争年代,我们连一架像样的飞机都没有;如今战鹰列阵戈壁,各型装备接连更新迭代,这既是国防实力的有力印证,更足以告慰先辈、震慑曾经欺凌我们的国家!”活动现场,解说员、中士简胜利站在自己创作的作品《我与军史馆》前,向官兵们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
图为《我与军史馆》作品。魏垚竹摄
谈及创作灵感,简胜利坦言,最初觉得驻疆空军的历史离自己很远,直到接触到历史旧物、听闻老故事,才逐渐明白“今天的一切不是凭空得来的”。“要知道今天的路从哪里来,才知道往后的路该往哪里走,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这是我创作这幅画最想传递的心意。”
官兵参观展览。魏垚竹摄
此次展评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丰富内涵:组织书画摄影作品参观、开展作品评比、举办打卡留念合影、让官兵体验版画拓印、收集官兵寄语、开设线上专栏展陈。活动不仅将抗战精神融入笔墨光影,更结合官兵战备训练日常与岗位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可感可知的鲜活场景,在浸润人心的同时,引导官兵深化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官兵体验版画拓印。魏垚竹摄
据悉,今年以来,驻疆空军部队持续推动抗战历史学习,深入解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宣扬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与贡献;结合“历史寻根行动”,深化驻疆空军部队传统精神,推动官兵对抗战精神的感悟与红色基因传承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群众性创作热情。
据部队领导介绍,此次活动共征集327幅作品,经初筛展陈12件书法、17件绘画、48件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题材鲜活,既有训练间隙的“战地剪影”,也有驻训点位的“戈壁画架”,官兵们将戍边日常、对英烈的敬意、投身强军实践的信念尽数融入创作,成为与历史对话、与岗位同行的真实注脚。
官兵寄语: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魏垚竹摄
为确保评选公正专业,活动邀请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柳文喜、新疆书法美术家协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晓刚、新疆摄影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贾松冰、经开区时代华章文产发展有限公司代表张美瑶4位地方专家,联合10名部队官兵代表组成评审组,采用“专家评审70%+官兵评审30%”的方式评选。最终,15幅“优秀书法/绘画作品”、15幅“优秀摄影作品”脱颖而出,后续将推选优秀作品至地方专题书画摄影展,让驻疆空军的历史传承故事走出营门,感染更多人。
官兵寄语:繁荣昌盛(藏语)。魏垚竹摄
展览现场,官兵们纷纷分享观展感悟。少数民族官兵阿力木・阿卜杜热合曼说:“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通过展览我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作为少数民族战士,我会永远向党组织靠拢,推动民族团结,为祖国繁荣昌盛尽一份力。”
二级上士叶建成则表示,此前对“传承红色基因”的理解较为抽象,此次看展有了具体认知:“枪林弹雨不低头、艰苦环境不放弃,这是先烈们用行动诠释的理想信念。如今没有了战火纷扰,但对我来说,履职尽责、练强本领,就是传承先烈精神、守护和平生活的最优选择。我会把展览中的先烈故事讲给战友,也会在训练中更加刻苦奋进,凭过硬本领扛起守护国家与人民的责任,这便是对先烈最有力量的告慰。”
“从征集到评选,每一步都想着让官兵多参与、真投入。”负责此次活动筹备的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干事邓雄飞表示,这些作品没有华丽修饰,却饱含对先辈的致敬、对岗位的热爱;而通过评选选优、高校巡展,不仅是对官兵创作的认可,更能让抗战精神借助官兵自己的作品,传得更广、扎得更深。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魏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