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5中国—中亚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枢纽乌鲁木齐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张淑琴摄
本次活动以“凝聚创新力量,共迎丝路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协主办、自治区科协承办。
活动期间将举办“中国—中亚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活动”“中国—中亚青年工程师交流活动”“中国—中亚青年科学家对话活动”“第九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2025年中国—中亚青少年创客营)”等四场专题活动,通过搭建中国与中亚国家多维度交流平台,为区域科技人文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筑牢民心相通的坚实基石。
活动现场。张淑琴摄
活动现场,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及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外宾代表分别致辞。同时发布《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对中亚国家工程组织开放持续职业发展资源》倡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分别与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与哈萨克斯坦中亚教育认证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中亚青少年创客营活动代表也参加了启动仪式。
“这次活动将为我们中外青少年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增进友谊的宝贵平台,我将珍惜此次机会,通过与大家的交流,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蔡易瑾说。
活动现场。张淑琴摄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系主任、教授玛迪娜·曼苏洛娃在采访中表示,双方大学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制定了多个双学位教育项目,为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她希望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持续深化,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2025中国—中亚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契机,汇聚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科学界、工程界、教育界、产业界代表及青少年约200人。
后续,各方将携手深化科技人文领域务实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开创中国—中亚科技人文交流新局面。(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张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