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时光在蝉鸣声中流淌,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的孩子们却把假期过成了流动的奇妙课堂——他们不仅触摸科学的神奇,更奔向蔚蓝大海,来到“水族王国”。这个夏天,知识不再囿于课本,探索的边界被无限延伸。
沙依巴克区委党校联合雅玛里克山街道南站社区、铁西社区共同开展暑期研学活动。在精心布置的科普角,一件件展品不再是简单的陈列。孩子们屏息凝神,指尖轻轻触碰静电球,发丝瞬间根根直立,惊呼声此起彼伏:“快看我的头发!它真的会飞!”当道德模范的动人故事在屏幕上流淌,那些平凡身影中的非凡坚持,无声地感动着幼小心灵。
图为孩子们观看道德模范的动人故事。
最甜蜜的课堂藏在海棠林里。沉甸甸的海棠果压弯枝头,如红宝石缀满绿叶间。孩子们小心翼翼托起果实,指尖染上阳光的温度,果香萦绕鼻尖。“原来海棠果是这样长在树上的呀!闻起来好香!”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兴奋地向同伴展示她的收获,脸颊红扑扑如同手中的果实。
图为孩子们参观海洋公园。
友好南路街道鸿雁社区“红领巾小课堂”研学活动则组织辖区青少年来到南山海世界海洋公园。幽蓝的光晕中,五彩斑斓的鱼群在珊瑚丛中灵巧穿梭,细长的鳗鱼在岩石缝隙间探头探脑。“快看,它在对我们眨眼睛!”一个男孩指着慵懒的海龟,兴奋地跳起来。孩子们的脸庞紧贴着观景窗,瞳孔里倒映着游弋的光影。讲解员化身“海洋引路人”,揭秘海洋居民的生活习性。
从科学火花的碰撞、道德之光的浸润、果树枝头的芬芳,到海洋深处生命的壮美交响,这场贯穿假期的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思。沙依巴克区的青少年们在触摸、观察与体验中,让知识的种子在好奇的沃土上悄然萌发——最好的课堂,永远在探索的路上。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李俊霞、布丽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