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停机坪,正在训练的00后航空安全员李博渊的作训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短暂休息后将开启新的一轮飞行保障任务。这个夏天,新疆民航迎来了最繁忙的暑运,像李博渊这样的年轻民航人,正用滚烫的青春守护着千万旅客的出行路。
暑运,是“挑战”,更是责任!
万米高空的航班划出银色弧线,航站楼里的人流织就繁忙经纬,每一声起落架触地的轰鸣,都在诉说着这个季节独有的忙碌。对航空安全员而言,暑运从来不是简单的时间节点,而是一场必须全力以赴的“硬仗”—— 挑战藏在 40℃暑天里,藏在雷暴天延误的客舱中,藏在连续执勤的疲惫里;而责任,则刻在每一次清舱检查的指纹里,写在处置突发事件的果断中,融进守护万千旅客平安的初心上。
在这场“大考”中,李博渊比谁都清楚肩上的分量,那是航班从滑出到落地的全链条安全,是空防战线的铜墙铁壁,更是旅客把家人托付给蓝天时的信任。“民航的安全网,是无数双手共同编织的。” 这个刚入职两年的年轻人眼神坚定”
在李博渊看来,“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从来不只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当他在巡舱过程中,在客舱清舱时,顶着烈日反复训练中,这句话就成了具体的动作、专注的眼神、浸透汗水的制服。
暑运,维护航空安全的关键时刻!
清晨六点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第一缕阳光刚掠过博格达峰的雪线,首班航班的旅客已经开始登机,已完成清舱工作的航空安全员张柯已伫立在舱门旁——暑运高峰期的序幕,在这一丝不苟的注视中悄然拉开。
观察旅客神态,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旅客……一通忙碌下来,白衬衣上已印出汗渍,“每滴汗都在给安全加码。” 擦了把额角的汗珠,张柯与小伙伴相视一笑。
再落地乌鲁木齐,已经是星星点点的灯光,这样的坚守从晨光熹微持续到星子缀满夜空,张柯在执勤中始终保持扬“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用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以确保每一次航班的安全运行。他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做到位,尽到责,就一定能确保每一次航班的安全起飞和降落。
这个夏天,00后航空安全员逐渐成长,他们在高温中坚守,在风雨中前行,用年轻的肩膀扛起安全重任。当航班冲上云霄,那些藏在制服里的汗水、被晒黑的皮肤、深夜里的哈欠,都成了这个夏天最“热辣滚烫”的青春注脚。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隆佳静 向涛 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