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沙依巴克区各部门、街道、社区以“民生服务提升”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小事着手,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共享发展成果。
懂社保享权益 您的疑问我来答
近日,炉院街街道和平桥社区党总支、和平桥社区团支部携手乌鲁木齐市社保中心沙依巴克区分中心,在珠江园小区开展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社保政策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小区小广场上人头攒动,在宣传摊位前,社区工作人员与社保中心的业务骨干们分工协作,有的向过往居民发放社保政策宣传手册,详细介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类社保险种的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待遇享受以及业务办理流程;有的则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一一解惑。
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对社会保险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切实把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下一步,和平桥社区党总支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养老助餐惠民生 暖心服务在身边
近日,扬子江路街道新华社区联合康乃馨51·优护家政团队,在日报社家属院1号楼1楼活动大厅开展“暖心‘食’光,幸福相伴”助餐服务。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餐的居民,用热腾腾的饭菜与真诚的陪伴,为50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及特殊群体送去温暖和关怀。“一个人在家做饭嫌麻烦,总是凑合,今天不仅吃到了美味的饭菜,还能与年轻人唠唠嗑,这个助餐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居民王大爷对助餐服务赞不绝口。
此次活动不仅切实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的就餐难题,更通过“家门口”的暖心服务,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未来,新华社区将继续联合各方力量,推出更多贴合居民需求的便民服务,让幸福与温暖常伴居民左右。
废品清理在行动 助老服务在日常
“朱奶奶,您这堆废品我们帮您搬到车上,您别累着!”清晨的阳光刚照进小区,八一街道农大社区的志愿者们就忙碌了起来。他们正帮着辖区的朱奶奶把积攒多日的废品打包、搬运,原本堆在楼前的纸箱、塑料瓶被一一整理妥当,装上了废品回收车。
社区里像朱奶奶这样的独居老人不少,平日里总习惯把纸箱、塑料瓶攒起来,一来是多年的节俭习惯,二来也想换点零花钱。可这些废品堆在楼前占地方,自己打包又费劲,联系收废品的车更是犯难。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快便组织起“废品清理助老”行动——每周二上午,志愿者们上门帮老人把堆积的废品分类、打包,再联系收废品的师傅上门统一称重、结算。
“这些年轻人真是贴心!我这腿脚不方便,这些废品堆在楼前看着就闹心,他们一来全给解决了,还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78岁的李奶奶看着整洁的楼道,笑得合不拢嘴。除了帮忙搬运废品,志愿者们还趁机向老人们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醒他们不要在楼道堆积杂物,保持居住环境的安全与整洁。
一上午的忙碌,志愿者们额头上渗着汗珠,楼前却变得干净整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实实在在解决了老人们的难题。农大社区党委书记说:“为民办实事,就得多从老人的需求出发,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哪怕是帮着收拾废品这样的小事,能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我们就觉得值。”
阳光下,载着废品的车缓缓驶离小区,留下的不仅是整洁的环境,更是社区与居民之间浓浓的温情。这些琐碎又温暖的瞬间,正汇聚成基层治理中最动人的风景。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李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