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范晨露摄
8月6日上午,普氏野马回归40周年座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野马集团科技厅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国家林草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林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保护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普氏野马保护40年的辉煌历程,展望未来生态保护蓝图。
40年艰辛守护 野马种群复兴
普氏野马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拥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被誉为“活化石”。1985年,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从国外引种24匹普氏野马,在新疆吉木萨尔建立繁殖研究中心。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突破800匹,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新疆存栏546匹,累计繁殖815匹,成活率连续30年居世界首位。野放工作成效显著,146匹野马成功回归自然,栖息地扩展至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成为全球濒危物种“重引入”的成功典范。
多方协作共筑生态屏障
座谈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余明海强调,普氏野马保护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通过关停油井、修复植被、创建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等举措,荒漠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卡山管理中心主任杨建明在报告中回顾了科研工作者和基层护马人的感人事迹,指出“三步走”保护方法(圈养繁殖、半散放训练、软野放)为野马复兴奠定了科学基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林海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抵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推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余明海致辞
未来目标:迈向国家公园时代
随着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创建通过验收,普氏野马保护将进入新阶段。未来,国家公园将通过天地空全方位监测、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保护水平。与会代表表示将持续推进野马种群恢复与栖息地保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普氏野马回归40周年宣传片《王者归来》播放。范晨露摄
会议期间,还播放了宣传片《王者归来》,蒲公英童书馆向志愿者捐赠了科普书籍。活动在全体来宾的合影中圆满落幕。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范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