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福海永安路社区精准帮扶“安” 民心

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福海永安路社区精准帮扶“安” 民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2: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就业是每个家庭的“心头事”,在新疆福海县永安路社区,“让每个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不是空话。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赋能,打造“就业驿站”,集成政策宣传咨询、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维权保障等功能,累计服务咨询200余人次,推动153人稳定就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不少家庭的日子有了新奔头。

精准摸排,把准就业“脉搏”

“现在需要一名电工师傅,要求能处理一般用电问题。”“牛肉面馆需要一名会拉面的男性师傅,需要有职业上岗证书”……7月29日,在福海县永安路社区办事大厅,居民解雪莹在社区干部的邀请下,成功加入“福海县永安路社区岗位信息推送群”,一会的功夫,群里就有陆续的招聘信息弹出。

解雪莹之前因为专业不对口,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给她做了求职登记,针对她的岗位需求做重点推荐。“之前找工作,没有什么目标,报酬也不敢多提。现在社区根据我的情况给我推荐很多合适的岗位,自己有了挑选的余地,心里很踏实。”解雪莹说道。

为摸清每个家庭的就业情况,福海县永安路社区设立“党员就业创业宣传队”,组织包户干部开启了“地毯式”走访和就业政策宣讲。白天上班族不在家,工作人员就晚上上门;老人说不清情况,就联系其子女细细问,做到随时联系随时统计随时推荐。

与此同时,社区还建立未就业人员动态台账,详细记录成员年龄、技能特长、期望薪资等信息,并量身定制《就业计划书》:对就业困难的家庭,工作人员会标注“重点关注”;宝妈们希望能兼顾带娃和工作,需要弹性岗位;对未就业毕业大学生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这些细节,都成了后续帮扶的“指南针”。

多方联动,搭起就业“桥梁”

有了求职需求清单,社区开始四处“找门路”。作为永安路社区就业专干沙丽哈·沙尔山别克几乎每天都要把周边的商场、超市、餐馆、物业公司跑一遍。刚开始跑企业时,不少老板直摆手:“我们不缺人,再说也不了解你们社区的人靠谱不靠谱。”沙丽哈·沙尔山别克总是耐心保证:“我们推荐的人都经过初步了解,踏实肯干,要是不合适您随时跟我们说,我们再调整。”

真诚总能打动人。社区周边的一家“饿了么”率先松口,提供了4个外卖岗位,要求能骑摩托、手脚麻利。社区立刻从台账里筛选出4名符合条件的居民,其中就有20多岁的哈依尔别克·霍孙,自从在“饿了么”工作后,小伙每天生活都很充实。他兴奋地说:“现在正常每个月能接30-40单,每个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如果跑的勤,一万元也是有的。”

除了线下跑企业,社区还搞起了“线上招聘会”。工作人员把收集到的岗位信息整理成表格,发到社区居民微信群里,标注清楚岗位要求、薪资待遇、联系电话。居民郭玉梅就是在群里看到有招保姆的信息,第一时间和社区干部取得联系。“这个工作很适合我,离家近能照顾孩子,大家还相互认识。”郭玉梅笑着说。

工作落实的快,大家对社区越来越满意。福海县果在鲜超市老板张亚琪直言:“现在社区干部主动上门对接我们,询问我们的用工寻求,这让我们感觉很温馨。只要符合条件,我们会优先考虑辖区居民。”

随着就业概率的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到社区找工作。“我文化不高,但我有烤馕的技术”“我会骑摩托车,有合适的岗位吗?”……“看见居民因为我们的牵线很快找到了工作,我特别开心,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沙丽哈·沙尔山别克由衷地说道。

技能培训,练就就业“本事”

面团如何发酵、奶油如何裱花、烘焙如何把控温度……今年年初,永安路社区根据居民需求特别开设西式糕点培训班,请了有经验的面点师傅手把手现场教学,吸引不少居民来学习,有23名学员还获取西式面点师初级证书。

居民马清云学得特别认真,笔记记了厚厚一本,结业后由于手艺出色很快被奎屯一家西式糕点房请去做师傅,月薪比以前打零工多了近两千,她开心地说:“社区办的培训班,教的都是能立马用上的真本事,实在!”

“光有岗位还不够,得让居民有‘拿得出手’的本事。”福海县永安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欧阳玉兰表示,为此我们邀请福海县福源人力职业技能培训公司来社区开展电工、焊工、家政和烹饪等免费技能培训:与县人社局、团委、总工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举办青年人才招聘会、退役军人(家属)招聘会,积极推荐有就业意愿人员。”

培训也讲究“按需定制”。随着暑假的开启,不少居民反映,上班期间孩子没有人照顾、希望孩子在假期能学点手艺等。“居民需要什么,我就力所能及的办什么。”福海县永安路社区干部杜曼·马合沙提表示,我们开办“红领巾小课堂”为就业子女提供课后托管,为孩子放映电影、辅导功课等,让孩子有地方学习、有地方玩,解决群众就业的同时,也做好家庭保障。

从摸清需求到找到岗位,再到教会技能,福海县永安路社区一步步帮着社区家家户户敲开就业的门。正如欧阳玉兰所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通过收集岗位、摸查需求、组织对接,促进精准就业,全力推动各族居民更好就业,幸福生活。”

如今走在永安路社区大街小巷,常能听到居民念叨:“社区真是把好事做到了咱们心坎上,家里有人上班,日子过得踏实多啦!”(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 胡俊秀)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