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全民动员 织密夏季防溺水“天罗地网”

科技赋能+全民动员 织密夏季防溺水“天罗地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9 09: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入夏以来,水域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为坚决守护辖区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青少年平安度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公安局治安部门周密部署,在全师范围内强力推进防溺水专项行动。各基层派出所闻令而动,创新方法,狠抓落实,将师公安局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守护水域安全的扎实行动,全力筑牢防溺水“生命防线”,涌现出不少接地气的故事:

故事一:无人机当“天眼”,任警官的“千里传音”救下摸鱼娃

“穿蓝色短袖的小同学,水库边危险!快带着你的小伙伴离开!听到请立刻上岸!”上周三下午,水库管理员老李正焦急地巡视,突然听到空中传来清晰的喊话声。抬头一看,是派出所的无人机!只见岸边几个小朋友,正猫着腰准备下水库,完全没意识到脚下的湿滑和深水的危险。

操控无人机的正是社区辅警任赛赛。他在操控台画面里发现这群“熊孩子”,立刻启动了喊话功能。孩子们被这“天上来音”吓了一跳,抬头看到闪烁警灯的无人机,这才意识到闯了“禁区”,赶紧麻溜地爬上了岸。

“多亏了这‘空中卫士’!”老张心有余悸,“以前光靠人腿巡逻,总有盯不到的犄角旮旯。现在好了,‘地面+天上’双保险,发现险情快得很!”十二师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科建路派出所利用无人机进行常态化空中巡逻,配合地面警力和公共视频,编织了一张“水陆空”立体防护网,让危险水域边的“小冒险”无处遁形。

故事二:李大爷的“心病”解决了,锈死的救生圈换了新

十二师三坪垦区公安局五一派出所辖区一个人工景观湖边遛弯的李大爷,最近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湖边几个救生设备箱里的救生圈,看着灰扑扑的,有的绳索都老化了,还有一个箱子锁都锈死了。“这要是真有人掉下去,可咋办?”李大爷嘀咕着,试着向巡逻的民警孙国庆反映了情况。

没想到,派出所动作快得很!没两天,李大爷就看到小刘带着人,拿着工具和崭新的橘红色救生圈来了。他们撬开锈死的锁,换上了全新的救生圈和绳索,检查了每一个救生设备箱,还把湖边几处松动的防护栏也加固了,缺失的“水深危

险 禁止游泳”警示牌也补上了。

“看着这亮堂堂的新救生圈,心里踏实多了!”李大爷竖起了大拇指。五一派出所近期组织了专门力量,对辖区内所有重点水域的防护设施来了个“大体检”,像李大爷反映的这类安全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绝不含糊,实实在在夯实了水域安全的“硬件”基础。

故事三:社区小课堂开讲,崔警官的“落水西瓜”让人警醒

“同学们,想象一下,一个圆滚滚的大西瓜掉进水里,是不是一下子就沉下去看不见了?人落水也一样,挣扎起来动静可能很小,很难被发现!”在社区活动室里,民辅警们拿着一个西瓜模型,给放暑假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课。

没有枯燥的说教,崔警官用真实的溺水案例改编成小故事,教孩子们识别危险水域、遇到同伴落水如何正确呼救和利用工具施救(强调绝不盲目下水),还现场演示了利用空矿泉水瓶制作简易漂浮物的方法。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纷纷举手提问。

“崔警官讲得可明白了,回家我就告诉妹妹不能去水边玩!”五年级的小明说。除了线下活动,派出所还利用各社区微信群、宣传栏,高频次推送防溺水提示和自救知识,让安全意识像“小喇叭”一样,回响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居民的耳边。一位社区大妈感慨:“派出所这宣传做到家了,我家那皮小子现在路过水塘都绕着走,说怕变成‘沉西瓜’!”

安全网越织越密

各基层派出所的实践是十二师公安局全师防溺水工作的一个生动切面。下一步,师公安局将继续强化统筹督导,十二师公安局治安部门将持续对辖区水库、池塘、景观水体等重点水域进行“地毯式”巡查,巡逻防控的密度不会减,隐患排查整改的力度不会松,宣传教育的“小喇叭”也会一直响下去。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最大的努力,把这张防溺水的“安全网”织得更牢、更密,让辖区的每一个居民,尤其是孩子们,都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个夏天!(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贾晓龙)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